“如何面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说起姚明,在李嘉诚基金会的盛情邀请下,姚明作为嘉宾,参加了2016年汕头大学的毕业典礼,姚明在毕业典礼致词时指出,为应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最重要的是需要清晰的目标和面对挫折的积极态度。
“如何面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姚明与汕大学子分享到他的经验是需要清晰的目标。他举例说,加入NBA的时候,目标就是奥尼尔。第一个赛季,奥尼尔曾鼓励过他。那年圣诞节,姚明送给奥尼尔一张贺卡,上面写着:“感谢你的鼓励,你是我景仰的人,我的目标是:和你一样棒。”
从此之后,姚明心里时常想着这句话,同时把这个目标分解到每一次的训练和比赛当中,“因为我知道,在追求目标,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捷径,只有珍惜每一天的时间。”
姚明呼吁汕大学子,要学会面对挫折的态度。“人生没有彩排”,有时即使你拼尽全力的付出,也没有人会保证皆大欢喜的结局,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是自己面对挫折时的态度。
中国篮球之发展,姚明敢于担当,做了篮协主席,而“我们”能做什么?
“我们”,或许是篮球教练、或许是篮球队员、或许媒体等等与篮球相关的是从业者。
“我们”能为中国篮球,或者能为姚主席做些什么?
这是我常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少年强则国强,中国篮球要强,则中国篮球少年要强!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篮球实力的强大,在于篮球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培训及其重要,而教练作为篮球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显得尤为重要。
我,执教经历虽不长,但也已积累了从U13男篮、国家U15女篮以及大学等各年龄阶段的执教经历。我认为:青少年在刚接触篮球训练时就有如一张白纸,教练是在纸上描绘的人,教练的能力、水平可能会决定画的品质和高度。中国篮球要发展,姚明所引领的改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在于千千万万的篮球教练员培养球员的业务能力,需要扎扎实实地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篮球后备人才。
“我们”,做得还不够!
回想去年的一次所见所闻足矣来说明“我们”为什么做得还不够,让我更想发声。我们球队去某地参加的一个大学生篮球邀请赛,有12支大学球队参加,目的是为来年的比赛进行锻炼、热身。在开赛前几天的适应场地训练,我特意前往球馆观看了几个球队的训练,无一例外的都是三线快攻,全场1对1,两个传接球上篮等训练内容,典型的中国式“老三样”训练,教练安排完训练项目后,站在场边,没有示范没有指导。
不由得让我们去反思:
每次训练半个小时的全场Z字运球上篮的目的是什么?
每次训练半小时的各种滑步能提高球员什么?
每次训练半小时的两人传接球上篮、三人绕八字上篮能提高什么?
每次训练光布置训练项目,没有技术细节指导,没有要求能给球员带来什么?
更有甚者,抽着烟,端着茶,往边上一站,啥也不说,能给球员带来什么?
种种的种种,这样的训练能帮助到队员吗?
“我们”,应该怎么做?
姚明在不断地的推动中国篮球改革,这场难得的由上自下,同时也符合大势所趋的改革热潮,希望带领中国篮球向前迈一大步。“我们”,特别是篮球教练员,更需要不断的自我“改革”。
“我们”,需要更新我们的业务能力,需要更多的尊重每次的篮球训练,需要更加丰富我们的执教知识。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助力姚明,当中国篮球需要“产品”的时候,能有很好的供应。
我常爱看美国教练训练的DVD,与之对比,“我们”,在执教的业务专研能力、执教热情、执教投入等方面差得太远太远。
“我们”必须要脱离与篮球实战比赛不相干的训练,脱离漫无目的、毫无意义的训练。
何为教练?教练是指导、训练和督导他人,试图完成某种使命或任务的人,是帮助他人发现自我潜能,于行动上去实现他人远景、目标和愿望的人。
如姚明在汕大时演讲所说,如何面对未来的机遇及挑战?
要有清晰的目标,并且珍惜每一天。
而“我们”,更要有清晰的训练目标,以及珍惜每一次的训练,每一次的执教。
《少年中国说》中说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青少年篮球人才培养是中国篮球发展的根基,“我们”,要重拾对教练工作的热情与激情,为培养中国篮球后备人才事业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