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党建 » 正文

【不忘初心 · 榜样力量】西安外国语大学邓滢:用赤诚和奉献谱写教育之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23  浏览次数:271

建校67年来,全校共产党员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员工,恪尽职守、攻坚克难,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伴随着学校建设发展事业的蒸蒸日上,在学校改革发展不同历史时期,也涌现出了一批对党忠诚、对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在学校改革发展第一线默默无闻、辛勤耕耘的优秀共产党员。

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结合“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传承西外精神,挖掘先进典型,用先进典型的事迹和榜样的力量激励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今天,党旗红推出“不忘初心•榜样力量”系列报道第二期,带你走进“全国最美教师”——邓滢,继续学习榜样的事迹,感受榜样的力量。

 

第二期

用赤诚和奉献谱写教育之歌

                             ——邓滢同志事迹

邓滢,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1989年考入西安外国语学院俄语系(现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1993年7月获得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1999年7月获得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6月获得国立莫斯科大学哲学(语文学方向)博士学位。2007年12月进入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2009年12月顺利出站。2009年获得“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

1993年7月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毕业留校工作至今。1993年至2010年4月在俄语学院从事教学工作,2010年4月至2015年8月担任科研处副处长、处长,2015年8月至2017年11月担任西外与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中方院长。2017年9月当选“最美教师”。现任我校俄语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

一、中学时光:与俄语的不解之缘

邓滢同志祖籍江西南昌,1971年出生在西安, 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为人低调、与人为善,这样的主基调,融入到了对邓滢和她两个姐姐的教育之中。而今,两个姐姐也在教书育人。优良家风的熏陶使得邓滢同志养成了谦虚低调、甘于奉献的宝贵品质。

 

高中时期在话剧《小革命者塔尼娅》中做主持人

1983年,年幼的邓滢上初一,受到当时政策的影响,西安市十所重点中学的初一学生都有一部分学习俄语。邓滢的俄语老师是西安外国语大学(当时的西安外国语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天资聪颖、加上语言天分很高,邓滢的俄语非常的棒,以致于后来,俄语老师专门登门,鼓励邓滢的父母,支持邓滢继续学习俄语,至此她便与俄语结下了不解之缘。

二、青春印记:大学的美好时光

在邓滢老师的履历中,有很多个“优”:“全优成绩国立莫斯科大学毕业”、“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陕西省优秀毕业生”……从学生时代起,她就是位标准的学霸。

1989年,邓滢老师以俄语97分的高分(百分制)考入西安外国语学院俄语系(现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大学生活于她而言“就是高三的延续”。300多亩的雁塔校园内,教室、自习室、图书馆是她不变的路线,上课、作业、学习是她生活的主题。沉迷学习的她很少出校园:“上学期间,出校门的时候,就是在停电时去小寨转一圈”。

可忆起这段时光,她一点不觉得枯燥,这都是源于对语言学习的热爱:“从来没觉得一直学俄语腻过,语言这东西如果你喜欢它,就会越学越喜欢”。

 

邓滢和她的同学们(前排右二为邓滢)

在刻苦学习的同时,她也在不断追求政治上的进步。1992年6月,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群众基础,邓滢同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回想起入党初心,她这样说:当时萌生起入党的想法,主要还是受辅导员老师的指引,身边的党员给予了我巨大的榜样力量,在这种力量的指引下,让我感受到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责任与担当,时刻以“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本科毕业时的邓滢

三、投身教育事业:参加工作后的奋斗时光

带着这份对语言的执着,1993年大学毕业后邓滢以全省优秀毕业生的身份留校任教,开始了她的教育生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计个人得失、甘于奉献是邓滢老师身上最宝贵的精神品质,初为人师的她不仅在语言教学上精益求精,在工作和生活中也是乐于吃苦、甘于奉献,将全部精力倾注的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弘扬真善美的力量。回忆起当时坚持每晚到教室帮学生练口型,义务为学习困难学生补课“开小灶”,邓滢老师这样说:“当时完全没有超工作量、加班费这些概念,就只认定要让班里的每位同学都学好!”

邓滢和她的第一届学生冯辉

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她还兼任了教职工支部书记,带领支部教师开展思想政治学习,发挥党员模范作用。面对教学和党务双重身份、双重任务的压力,她没有半点怨言,始终觉得“这是自己应该做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最淳朴的精神追求:甘于奉献,矢志不渝。

从踏入校门,到留校任教,至今已有三十个年头。毕业后所有经历都是“西外老师”的邓滢,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西外人”、“是在西外塑造起来的”。可当被问及对母校的情感时,她坚定地说到:“是西外培养了我,让我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这么多年也不是没有机会,但从来没动过离开西外这个念头。”

或许,西外对她而言,是水分,是空气,早已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四、学高为师:她将学习视作毕生的追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工作之余,邓老师始终将秉持终生学习的理念,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活到老、学到老”的追求,她于1996年到1999年在我校攻读研究生,毕业后作为对外汉语教师,远赴俄罗斯莫斯科语言大学教授汉语,从那时起,用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的梦想便在她心中发芽。

 

硕士毕业时与老院长杜瑞清合影

回国后,她于2001年被选派借调教育部国际司欧洲处工作,主要从事与独联体及东欧国家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工作,继续用语言搭建中外友好交往的桥梁,在实践中运用所学,提升自我,服务祖国。

 

在教育部国际司欧洲处借调期间陪阿塞拜疆教育部长代表团在长城(右一为邓滢同志)

 

在欧洲处借调期间陪同首届俄罗斯夏令营代表团访问佳木斯(前排右一为邓滢同志)

2002年9月,邓滢获得赴俄罗斯莫斯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当时女儿才五岁,纵然心中有万千不舍,但是此次学位的攻读对她而言,尤为重要,怀揣着对俄语的热爱和梦想的追求,她第二次踏上了赴俄的旅程,到莫斯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丈夫一如既往地给予包容和支持,鼓励她完成这次学业。这一出国就是四年时间。期间,公公婆婆、爸爸妈妈帮着她带着孩子,她的两个姐姐也在照看。

当时,出国留学的学生并不多,全班只有她一位外国人,因此她需要和俄罗斯当地的学生共同上课,接受同等要求的学习任务。而正是这样的“唯一”,使得她学习更加努力,专业课博士资格考试时,获得了全班唯一一个“5+”的成绩,给俄语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现了中国留学生的良好形象。

 

2006年博士论文答辩后与导师合影

谈起出国期间的故事,邓滢老师感慨万千:“到如今依然经常会想起,莫斯科的街景与校园、哈萨克斯坦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以及每每孤独无助时强大祖国温暖的支撑。”她还记得,读博期间,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学生宿舍发生火灾,中方学生死伤十余人。中国驻俄大使馆第一时间联系到了他们,为身在异国他乡的他们提供援助和保护,送去祖国的温暖,“那时就感到,不管身在何方,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太好了。”心系祖国、心怀感恩的她承担接待死伤学生家属的工作,积极协助大使馆做好后勤保障,经常赶到医院对受伤学生和家属嘘寒问暖,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因为她知道“为人民服务”永远是一个共产党员不变的追求和人生宗旨,学习工作之余,她还积极参加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所组织的党员活动,参观卓娅和舒拉女英雄家乡、中共六大会址等感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寻找属于共产党人的初心。

 

2004年在莫斯科参加庆祝二战胜利纪念日活动

五、学成归来:回到那个梦想开始的地方

留学四年,心牵祖国。博士毕业时,她收到了国内外一些其他工作单位的邀请,但面对多重选择和优厚待遇,她毅然决然选择回到母校,立刻投入到一线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继续追逐年轻时的梦想,为祖国的俄语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对母校的情感已深深融入我的血液”,这便是她对母校的情感。回国后的邓滢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螺丝钉”精神,总是出现在组织和师生最需要的地方,教书之余,先后兼任教研室主任、党总支委员、教工党支部书记。2007年12月进入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2009年12月顺利出站。2009年获得“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

 

2010年,由于业绩突出,被提拔为我校科研处副处长,后任命为科研处处长。身兼数职的她,任劳任怨、迎难而上,在每一个岗位都将自身价值发挥到最大化,默默为学校发展作出新贡献。

除了教书育人,邓滢老师也是一位科研达人,她主持的科研课题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西安外国语大学重点科研项目等资助。科研成果先后荣获陕西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以及2009年度、2011年度、2013年度、2015年度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她还曾于2010年2月至2015年6月兼任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期间圆满完成西安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工作,获得学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先进个人”称号。

六、孔院筑梦:她是祖国的“一张名片”

2015年8月,时任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与我校共建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和外派教师全部任期届满,在外派人员难以及时到位的关键时刻,邓滢教授主动请缨,临危受命,担任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由于时间紧迫,在接到赴任的通知后,邓滢老师放下刚升任的科研处处长工作,甚至都没来及指导自己刚刚高考完的孩子填报志愿,就不得不前往哈萨克斯坦赴任。

 

邓滢老师带领孔院学生参加各项比赛

在邓滢老师赴任之初,孔子学院正值外方院长和中方教师全部换届的艰难时刻:“我刚到时孔院是空的”。她要同时担任所有行政和教学工作,包括设立考试、调试设备、教授汉语、处理国内事务等等大大小小的问题都等着她来处理。很长一段时间里邓滢几乎每天都是从早上九点一直忙到晚上八点半。她回忆道:“那时候每天事情太多,压根没工夫觉得累。”面对一年间只能回国15天,连春节都没能回家的现实,其实她也和常人一样,心中有说不完的牵挂。“父母的身体谁来照顾、爱人一个人在西安、孩子自己在广州上学.......”强忍着泪水,她把作为一个女儿、妻子还有母亲的无限愧疚全部留在了自己的心里。

虽然面临非常困难的工作局面,但是凭借多年的行政能力,出色的外语沟通能力和满腔的工作热情,在邓滢老师的努力和带领下,孔子学院的工作终于取得长足发展,学员数由原来的每年不足500人增至到目前的1000多人,孔子学院的工作频添硕果,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还吸引了众多当地学子来华求学身在,经她推荐就有近百名奖学金获得者,分赴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我校学习,她还亲自带队带领学生赴中国西安、北京、上海等地开展夏令营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当代中国和中国历史文化。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明月,曾就读于孔子学院,在邓滢老师的帮助下,如今已经是我校汉学院·中亚学院的一名研二学生。在她眼中,邓滢老师的笑容特别美,是一个很好的“朋友”,为人非常温和,总是耐心给大家帮忙,从不会发脾气;做事情言出必行,有工作尽量不拖到第二天。

 

邓滢同志与孔院学生在一起

由于她忘我的工作,长时间伏案和加班,腰椎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变形的腰椎压迫神经,致使她昏倒在办公室,被送往医院急救。由于病情严重,哈方医生建议她回国治疗,但是她还是放心不下孔子学院的工作。在汉办和学校相关领导的反复催促和劝导下,她最终回国接受治疗,手术后,她在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下,没有一天和孔院中断过联系,坚持工作,为孔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孔院中哈方工作人员及学生为此深受感动。医生要求她在床上静养6个月,否则有瘫痪的危险。然而,术后不到3个月,就在医生说她可以坐飞机的第二天,她就毅然决定起程离开西安回到哈萨克斯坦。由于不能负重,她离开家时只带了一个装证件的小手包,斜躺在车后座上去了机场,拄着拐杖,独自一人回到了自己心爱的工作岗位。

谈到哈萨克斯坦教学的感触时,邓滢说:在异国他乡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与祖国的强大息息相关。国家的强大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而当地学生和人民对中华文化、对中国这片土地热烈的向往,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心中的那份文化自信。

七、荣誉之后:回归与思考

在2017年6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前夕,中央电视台对欧亚大学孔子学院进行了采访,在“新闻直播间”做了报道,央视“华文世界”以《我在孔子学院当院长》为题对邓滢老师做了专题报道。适逢第三十三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在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2017寻找最美教师”公益活动中,邓滢老师荣获“2017全国最美教师”称号。而对此,她的同事和学生们表示,这一点都不意外。

当被问及这一称号给她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邓滢同志表示,在生活方面,荣誉的背后是压力的增大,之前都是学习别人,突然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这样的变化让自己感叹“何德何能”;就工作而言,她表示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一如既往的心怀热爱、满腔投入,默默奉献、执着坚持已然成为了一种习惯。随和、善良、认真、敬业……提到邓滢老师,大家的内心总是充满了温暖和感动。而邓滢老师却说道:“我跟千千万万老师一样,就是一名普通教师,我只是每天都在努力的工作。”

由于贡献突出,表现优异,回国后邓滢老师被任命为俄语学院党委书记,后任学院院长。目前,俄语学院除了俄语专业之外,又新增了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哈萨克语和捷克语四个专业,当被问及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作为院长,如何带领大家推动学院发展时,邓滢老师侃侃而谈:“俄语学院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国际交流等多项工作,形势严峻,任务繁重,加之俄语学院班子不全,缺兵少将,大家的压力都很大,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一直在延续,但是不管困难有多大,俄语学院的全体师生都将一如既往地奋力拼搏,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把书教好、把人育好,把事办好,为创建‘四个一流’,服务‘一带一路’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邓滢老师从教二十余载,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潜心科研、教书育人,多次荣获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次在中国与俄语国家高级别会谈及大型国际会议中担任同传、交传翻译或陪同任务,无论是在俄罗斯学习还是在哈萨克斯坦工作期间,都受到了使馆教育文化部门的一致好评。先后荣获“全国最美教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陕西省教育系统“我身边的好典型-2017年度好教师”、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陕西好人榜》敬业奉献类“陕西好人”和首届“西安之星”等多项荣誉。

 

邓滢同志荣获“2017全国最美教师”称号

邓滢老师怀揣梦想、心系祖国、迎难而上、甘于奉献的动人故事,正是一代代西外人扎根西北、自强不息,在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不懈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也是用实际行动践行“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的鲜活事例,长达8年国内国外来回奔波、4次离家远行,她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中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浩瀚的中国文化,使古老的丝绸之路换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她用汉字搭建中哈友谊之桥,用赤诚传播华夏文明,在“一带一路”上再写教育之路。她是我们西外人的榜样,更是我们西外人的骄傲,让我们对标先进、学习先进,用行动诠释“四讲四有”合格共产党员标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书写属于西外人的故事和辉煌。

 

已入选2018年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的电影《大漠驼铃》,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委高教工委、陕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西安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摄制,故事发生在哈萨克斯坦,故事原型是被评为最美教师的邓滢老师。本片已于2019年3月在中哈两国正式开拍,并将于2019年9月10日进行全国公映,敬请关注!

最后,让我们再次回到2017“最美教师”颁奖典礼的现场,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 组织部·统战部·党校 西外党建新媒体中心
 

扫一扫分享本页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中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