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党建 » 正文

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提升抓落实能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8-20  浏览次数:674
 根据党的十九大部署,2019年6月开始启动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抓落实”作为总要求之一,凸显了落实工作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正确与否和党性强不强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提到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强化的八种本领,其中就有狠抓落实的本领。这既是着眼于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思考,也是聚焦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的重要要求。然而,当前党员干部在抓落实方面还存在不重视抓落实、不善于抓落实、不致力于抓落实,以及抓而不实、抓而不紧、抓而不细等现实问题亟待解决。对此,应从干部能动、组织设计和机制优化三大视角探求推动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有效举措。

一、从干部能动的视角着手,提升抓落实能力必须体现三大要求

抓落实,离不开党员干部的主体作用。怎样抓落实,需要找好关节点。

1.头脑清醒讲政治。抓落实和讲政治是联系在一起的,讲政治必须抓落实,抓落实就是讲政治。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抓落实,考验的是党性,强调的是一种政治自觉。是不是讲政治,党性强不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看是不是能坚决落实组织决策部署。为此就要做到“三个一”。一是把握“第一时间”。认真学习领悟上级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要求,切实武装头脑,体现政治敏锐性和行动执行力,确保紧跟形势不掉队,坚守立场讲政治。二是抢抓“第一机遇”。认清工作短板,善做结合文章,注重将最新的形势和工作要求,体现在改进工作的思路和方案中,努力争取上级各类政策和工作支持,切实将现实之“危”转化为未来之“机”。三是找好“第一落点”。要善于找到工作落实的突破口和关键点,聚合资源力量,勇于实现突破,在抓落实中不断丰富经验,以实际成效体现讲政治,达到示范带动全局的目的。

2.深入调研摸实情。能不能有效抓落实,要看找准问题的能力强不强,问题和情况不准,落实的效果自然就会大打折扣。党员领导干部要将调研尤其是蹲点调研作为干好工作的重要抓手。一是建立蹲点调研日制度。各级党政部门负责同志要排出时间、选好样本解剖“麻雀”,轻车简从,到基层去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实情。二是建立固定联系人制度。每位党政干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要交好朋友,尤其是贫困户、企业家、媒体工作者这三类朋友,助力调研工作。三是建立调研成果报备制度。真正蹲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去,不搞花架子,扑下身子扎扎实实搞调研,善于总结调研素材,精于研判,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成果,并积极按要求上报。

3.工作落实重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抓落实,要有善抓的巧劲。只有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就是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常规与重点的关系。党员干部既要按照履职尽责的要求,处理好常规工作,更要抓住重点工作和工作的重点所在,将有限的时间、资源用在最有价值的工作上,通过重点突破促进全面发展。二是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党员干部既要立足当前,把握上级要求,关注民生诉求,做好日常工作;同时也要着眼于长远,注重工作系统谋划、注重战略设计,多做打基础、重长远的好事大事。三是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做工作尤其是行政工作,必须讲政治、重原则,但是也要随着形势变化和工作要求进行调整,做好内容和方式的双创新,只要是工作的基点放在群众的利益、地区的发展、党的事业的全局上,只要是符合中央要求、改革方向、法律法规,皆可尝试。

二、从组织设计的视角观察,提升抓落实能力必须把握三大内容

提升党员干部抓落实能力,离不开组织层面的考量,具体可以从表现追踪、诉求回应、制度规范三大内容展开。

1.建立项目化清单,确保表现能追踪。要真正体现抓落实的重要性,分析研判好党员干部的实际表现,以便对症下药,解决相关问题,还需探索建立项目化清单,具体就是用好“三张卡”。一是建立履职尽责“专门信用卡”,实行积分制管理,设立一定的原始分值,有为加分,不为减分;加分无上限,一年汇总审核一次。二是建立履职尽责“专题档案卡”。根据单位内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党员干部的情况,建立健全各有侧重、符合职位特点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指标体系。三是建立履职尽责“考核结果反馈运用卡”。要在防止考核结果失真的基础上,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抓落实考评情况作为对党员干部考核、提拔、交流、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2.试行直通车模式,实现有诉求快回应。干部抓落实不是单项的行动,而是在这个过程的主线条中,能够将各种不同的意见建议更好地结合,在畅通诉求渠道中提升抓落实的整体效能。所以,通过建立直通车模式,回应诉求十分必要。一是建立“反向约谈”模式。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事项,诸如三大攻坚战、创建文明城市、重大项目建设、棚改和征地拆迁及党委、政府交办的攻坚任务等的落实中,明确部门和责任人,可以“反向约谈”与工作有关联的部门和干部,增强大家齐抓共管的合力。二是建立“集体会诊”制度。遇到执行难题,可以建立由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各方责任主体参与的集体会诊,找到问题阻滞点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避免或降低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三是建立“导师”帮带制度。探索建立工作上的传帮带机制,尤其是针对年轻干部、新任干部、能力较弱干部,通过为其选定“导师”,进行工作、思想等方面的重点帮带,形成遇事多方动、新老有帮带、荣誉大家享的良好氛围。

3.厘清职责有思路,推动考评收实效。干部落实工作面临文件多类、部门多头、要求多样、考评不一等问题。所以要做好文件整理清理工作,确保制度规范,便于执行。一是清理工作把握三原则。凡是与中央及上级文件和工作精神不符的,凡是前后时期存在文件规定“打脚”的,凡是与本地客观实际无密切关联的,都应整理清理。二是部门责任界定三机制。重视统筹合力,力促形成部门牵头负责制、部门配合责任制、落实首问责任制,避免扯皮推诿。三是考评工作优化三结合。实行有效明确的考评,力戒形式主义,真正在考评指标设计上实现共性与个性的结合,在考评实施主体上实现党政考评部门、工作对象、第三方机构的结合,在考评结果运用等方面实行硬指标与软参数的结合,真正发挥出考评“指挥棒”“导航仪”的作用。

三、从机制优化的视角理解,提升抓落实能力必须抓牢三大环节

抓落实,没有一套管理机制不行,不完善制度不行。具体如下:

1.树好“风向标”,形成鲜明的选人用人机制。选人用人最能体现一个地方干部工作的气场、尺度和方向,为此,要形成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为抓落实工作建立硬保障。一是坚持“一线导向”。要火线练兵、赛场选将,将那些真正在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工作中有能力、有气魄的“狮子型”干部选出来,避免光说不干、坐而论道的“秀场”干部。二是参考“满意度”评价。主要体现在“两个能否”上:群众能否从干部的工作中得到更多的获得感,诸如办事便捷高效、政策落地落实不打折扣等;群众的意见建议等合理诉求,能否受到应有的重视,能否作为干部改进工作、形成工作决策的重要参考。三是建立勇于担当干部“褒奖制”。抓工作落实难免触及各方面的利益,有担当有作为的干部可能承受更大的压力,比如被诬告、丢选票、遭排挤等,因此组织上要积极为调查无问题、比较优秀的干部正名,更要为这些干部的提拔晋升搭“云梯”,大胆使用,大胆提拔,让有为者有位,让不为者无市场。

2.架好“高压线”,建立严格的监察督查责任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督查就没有落实,没有督查就没有深化。”所以,要切实将督促监察作为维护党委权威、推动决策落实、确保政令畅通的有效手段。一是通过“六合一”的工作体制,解决谁来督查的问题。这个“六合一”就是以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纪委(监委)、考评办为主体的“六位一体”督查工作体制。二是通过“四围绕”的要求,解决督查的重点问题。“四围绕”即围绕党委全委会、常委会、书记办公会、常委专题会“四会”决议事项开展督查,围绕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批办交办事项开展督查,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督查,围绕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开展督查。三是通过“五色单”的模式,解决督查有效推进的问题。“五色单”即绿色领办单、白色跟办单、蓝色催办单、黄色督办单、红色查办单,通过这五单,推进督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运行。

3.用好“惊堂木”,建立严格高效的问责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有效严格的问责,是助力干部落实工作的有效保障。一是敢于动真碰硬。对那些在抓落实过程中存在的作风虚浮、欺上瞒下、虚与委蛇、大打折扣的“伪忠诚者”,对那些出了问题不深刻反省、不认识错误、对抗组织的顽固者,对那些自认为手眼通天、搞利益圈子的“无畏者”,坚决予以党纪政纪处分,涉嫌违法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真正实现能上能下、真上真下、实上实下。二是实行干部落实减编问责办法。对在抓落实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干部所在单位,试行“减编问责”,既让问题干部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感,借此积极自行改错纠错;也让所在单位的领导和班子增强主体责任,尽量减少和规避整个单位各个环节及每个人员出现问题的可能。三是注意被问责干部的“东山再起”。区分不同性质的问题,差别化处理。尤其要注意“下”的干部再次上的问题。党委或者组织人事部门应建立对“下”的干部“一对一”关怀帮扶机制,定期培训交流、考核考察,对改进明显、业绩提升的干部予以肯定和鼓励,符合任用条件的按规定重新任用,形成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环。

(作者系中共湖北省荆门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稿件原载于2019年第8期《求知》)

责任编辑:师榕

 

 

扫一扫分享本页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中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