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洁
不久前,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红色资源与思政课在思想内容上和价值导向上的高度契合,决定了红色资源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我们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在思政课教学中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利用好红色资源,宣讲好红色故事,弘扬好红色文化,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举措。
利用红色资源学习党史国史,铭记初心之源
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修课。青年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了解新中国的辉煌成就,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红色资源是连接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脉络,承载了厚重的党史国史文化。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的历史知识、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和英雄模范事迹教育,给学生讲清楚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中国人民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新中国的发展史;讲清楚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讲清楚近代中国经历的屈辱历史,汲取历史教训,增强学生奋发图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讲清楚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不断从中获得教益,受到启迪,增加正能量。要教会学生坚持运用唯物史观准确认识和把握历史,引导学生学会历史思维,培养历史眼光,增强历史担当,学会全面、客观、历史、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通过利用红色资源学习党史、国史,让学生在丰富的史料中真切体会和亲身感悟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的精神密码之所在,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
利用红色资源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
理想信念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居于核心地位。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前提条件。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国家兴旺发达的生力军,其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国家和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红色资源作为承载老一辈革命家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的重要资源,蕴涵了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反映了中国人民捍卫民族独立、国家尊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构成了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优质资源和鲜活教材。在思政课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瞻仰革命遗址,参观革命圣地、革命博物馆和纪念馆等,介绍和宣传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激发学生向革命先烈学习的热情,引导他们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在重庆,“红岩精神”是最具特色、最具感染力、最为大众所熟知和接受的红色资源,可以组织学生到红岩魂陈列馆、歌乐山烈士陵园,白公馆监狱旧址等革命遗址遗迹实地参观。在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次次洗礼中,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崇高风范、伟大人格和高尚情操,自觉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用忠诚奉献、勇敢担当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利用红色资源厚植爱国情怀,笃行报国之志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经久不衰,主要在于无数仁人志士对祖国的热爱和坚持不懈地拼搏奋斗。对新时代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红色资源中蕴含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红色资源通过一件件历史事件,一座座革命遗迹,一部部可歌可泣的文学和文艺作品,生动形象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用客观翔实的历史史料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因此,红色资源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在思政课教学中,通过挖掘红色资源中的爱国故事,学习革命英烈事迹,让历史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英烈们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红色精神和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通过演唱红色歌曲,观看红色影片《烈火中永生》、歌剧《江姐》、话剧《小萝卜头》,朗诵红色文学作品如《红岩》等,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崇高精神,振奋青年学子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通过红色文化知识竞赛、红色文艺作品排练、红色故事讲演、红色诗歌朗诵等方式,激发学生爱国、爱党、爱家的高尚情操,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作者系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邮电大学分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