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板块为总论。包括一、二两大部分,主要阐述了“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发展取得的成就、“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发展面临的形势、2035年体育强国建设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主要目标等。在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取得重大进展。截止到2020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2平方米,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数超过1.86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2%。“十三五”期间,我国运动员共获得586个世界冠军,创、超世界纪录75次。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升,2015—2019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从1.71万亿元跃升至2.9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4.6%。
《规划》提出,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到2025年要达到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2.8万亿元,从业人员超过800万人。
第二板块为分论。总体上按照体育的各个领域来阐述“十四五”时期体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安排了12个部分,分别是全民健身、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对外交往、北京冬奥会备战与冰雪运动发展、体育科教信息及体育人才、体育法治、反兴奋剂、行业作风建设、体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并明确了这些领域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第三板块为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强化组织保障、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大政策支持、强化监督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一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规划》提出要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开展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县(市、区)创建。举办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和全国社区运动会。组织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持续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完善绩效评价及资金补助政策。加强运动防护师、运动营养师等人才培养,建立体卫融合重点实验室,完善运动处方库。支持上海开展“运动健康师”试点工作。建设科学权威的健身方法库、宣传平台和线上培训平台。开发国家社区体育活动管理服务系统,推动建立国家、省(区、市)、市三级互联互通的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
二是坚持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构建竞技体育发展新模式。《规划》提出要创新竞技体育体制机制,稳步推进运动项目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多元化项目发展新模式。重点打造一批竞技体育特色项目名城。支持10个省(区、市)在体育强省建设中实现竞技体育突破性发展。建立科学有效训练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竞赛体系。创新国家队管理体制。支持高校组建高水平运动队。打造能征善战作风优良国家队。打造一批集“训练、科技、医疗、教育、服务”于一体的国际一流训练基地。实施竞技体育人才“十百千万”工程。提升集体球类项目发展水平,推动“三大球”振兴和职业体育发展。
三是加强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青少年体育优秀人才培养,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模式,加快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深化体校改革,因地制宜、因项目制宜建设各级各类体校,强化体校培养后备人才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培育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鼓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建立衔接有序的竞赛、训练和培训体系。完善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体系,联合教育部门整合学校比赛、U系列比赛等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骨干队伍建设。推动体教融合建设以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四是坚持供需两端发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要强化要素创新驱动,充分发挥科技、资本、人才、数据等核心要素在体育产业创新发展中的作用。支持建设一批国家体育产业创新试验区和国家级体育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打造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以健身休闲业、竞赛表演业等为龙头、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培育壮大体育市场主体,培育一批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运动项目产业,丰富竞赛表演、健身指导、技能培训等各类产品和服务。深挖体育消费潜力,择优确定10个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推动体育彩票安全健康持续发展。加强体育市场监管。
五是强化体育领域思想引领,促进体育文化健康繁荣发展。(略)
六是坚持合作共赢开放战略,构建体育对外交往新格局。《规划》提出要提升体育对外交流层次和水平,配合开展元首体育外交,深入参与政府间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充分利用“一带一路”“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合作平台深化体育对外交流,办好“小而精”品牌体育交流活动,促进民心相通。通过申办、举办、参加国际大型赛事活动,进一步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坚持“奥运模式”,妥善处理国际体育涉台问题。全面深化与港澳地区的体育交流合作,以举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为契机,以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合作为重点,助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七是以筹备北京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实现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规划》提出要积极备战北京2022年冬奥会,力争取得我国冬奥会参赛史上最好成绩。推广普及冰雪运动,加强冰雪运动进校园顶层设计,加快推进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实施,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促进冰雪产业全面升级,不断提升本土冰雪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打造冰雪产品高端品牌。提升冰雪运动国际影响力,加强与国际奥委会、冰雪项目国际组织合作,积极申办、承接国际大型综合性冰雪赛事。
八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法律规范体系,提升依法治体水平。《规划》提出要完善体育法律规范体系,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完成《体育法》修改工作,开展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制度建设评估。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编制体育总局部门权力与责任清单。落实地方体育执法责任制,支持地方委托综合执法机构开展体育行政执法活动。推进体育法治宣传教育,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加强对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以及体育社会组织、体育市场主体等体育法治宣传教育。健全体育纠纷解决和法律服务机制,加快建立全国性体育仲裁机构,引导单项体育协会内部纠纷解决机制与体育仲裁有效衔接。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仲裁事务。
九是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推动体育事业协调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体育融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鼓励建立区域体育发展联盟。促进区域间体育资源共享、制度对接、要素互补、流转顺畅、待遇互认和组织协同等良性互动。促进区域体育协调发展,在东、中、西部分别培育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体育城市,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体育产业增长极网络。支持特殊类型地区体育发展,加快发展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欠发达地区等特殊类型地区体育事业,建立对口帮扶机制。落实党中央治藏治疆方略,推动组团式对口支援西藏、新疆体育工作。推动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除此之外,《规划》还提出要加强体育科教、人才和信息化建设,提升体育科技研发水平,加强国家队科技助力工作,推动高等体育院校改革与发展,强化体育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体育信息化建设,为体育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推进反兴奋剂斗争,强化兴奋剂风险防范,健全完善反兴奋剂工作机制,做好反兴奋剂工作组织实施,完善反兴奋剂长效治理机制。加强体育行业作风建设,纠正体育行业不正之风,加大重点领域乱象整治力度,防范化解体育领域风险,压实地方和基层管理责任,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以下为《“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全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意气风发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乘势而上筑牢体育强国根基、奋力实现体育现代化的开局时期。为统筹推进“十四五”时期体育各项事业发展,加快把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制定本规划。
一、开启全面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新征程
1.“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三五” 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攻坚克难,有效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更加清晰,《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相继发布, “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全国综合性运动会、足球等改 革稳步推进。
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020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2平方米,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数超过1.86名,经常参加体育 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2。
竞技体育成绩斐然,我国运动员共获得586个世界冠军,创、超世界纪录75次,里约2016年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26金18银26铜,东京2020年奥运会获得38金32银18铜,连续6届奥运会跻身金牌榜前3名;运动项目结构不断优化,优势项目持续巩固,潜优势项目、基础大项、冬季项目等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青少年体育活动广泛开展,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不断增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取得新进步。
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升, 2015—2019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从1.71万亿元跃升至2.9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4.6%;2019年底,全国体育产业法人单位达28.9万个,体育产业从业人员505.1万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愈加紧密。体育文化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更加凸显, 中华体育精神得到更广泛传播,体育文化产品创作和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
体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扩大,与各国际体育组织和各国家 (地区)间的互利合作不断深化,在促进文明交融和民心相通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提升。体育法律规范体系进一步完善。反兴奋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日臻健全。体育科教和体育人才支撑作用日益彰显。
体育彩票发展效益与质量同步提升。北京2022年冬奥会筹办和备战工作扎实推进,群众性冰雪运动蓬勃开展。体育助力脱贫攻坚取得良好成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体育工作,在调整赛事活动安排、保障 两个奥运”备战、服务群众居家健身等重点工作方面,守土尽责,确保了体育领域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 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2.“十四五” 时期我国体育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变化。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的远景目标鼓舞人心,体育在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及对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将为体育事业提供更有利的发展环境;全面建设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将为体育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创新驱动战略引领的科技革命, 将为体育发展提供更强大的科技支撑; 新的生活理念、教育观念、消费模式、技术应用、传播方式以及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将为体育事业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也应看到,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
在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重创之下,全球体育秩序和赛事格局受到严重影响,体育政治化倾向重新抬头。同时,国内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体育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还无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竞技体育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运动项目发展不均衡、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体育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体育消费潜力尚未充分释放。
“十四五”时期,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体育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与安全,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奋勇前进。
3.二〇三五年体育强国建设远景目标。通过未来5年努力,各领域、各项目、各区域实现较大发展、取得重要成果,体育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体育强国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到2030年,体育整体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充满活力、市场规范有序、人民积极参与、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格局。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体育的制度生命力、大众亲和力、国际竞争力、经济贡献力、文化软实力、世界影响力充分彰显,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
二、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的总体要求
4.指导思想(略)
5.基本原则(略)
6.主要目标。体育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体育各领域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 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全民健身水平达到新高度。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人民群众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6名。
———竞技体育实力再上新台阶。竞技体育发展新模式进一步健全、成熟,项目布局更加合理,训练体系和竞赛体系更加科学、完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夏季奥运项目再创辉煌,冬季奥运项目全面提升,以“三大球”为重点的集体球类项目发展基础更加夯实。办好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及杭州2022年亚运会等。
———青少年体育发展进入新阶段。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体教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青少年普遍掌握1—2项运动技能,体育活动更加广泛深入,体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取得新进展。基本建成适应需要、主体多元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后 备人才基础更加坚实、素质全面提升。
———体育产业发展形成新成果。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产品和服务供给适应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消费需求,基本形成消费引领、创新驱动、主体活跃、结构更优的发展格局。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2.8万亿元,从业人员超过800万人。
———体育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体育领域更加彰显。体育文化的功能价值更好发挥、时代内涵更加丰富,以新时代女排精神为主要特质的中华体育精神进一步弘扬, 体育在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的作用更好体现。创作一批优秀体育文化作品,培育一批体育文化品牌。运动项目文化建设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力显著提高。
———体育对外交往作出新贡献。体育对外工作大协同机制更加健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体育对外交往新格局。体育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进一步提升,服务大国外交和强国建设的能力和作用更加凸显,为全球体育治理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体育科教工作达到新水平。体育科研体系更加完备,科技创新机制更加灵活、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助力奥运争光 和全民健身功能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在体育领域广泛应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落实,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健全,体育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体育人才不断涌现。“零出现”“零容忍”的反兴奋剂长效治理机制更加完善。
———体育法治水平得到新提升。中国特色体育法律规范体系进一步健全,行业监管、职业体育发展、体育纠纷解决等重点领域体育立法取得重要进展。体育部门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高,地 方体育执法工作机制基本健全。体育普法形式更加多样,成效更 加显著。建立体育仲裁制度,组建体育仲裁机构,完善体育纠纷解决机制。
三、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7.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落实 《全民健身计划 (2021—2025 年)》,构建体制机制更灵活、要素支撑更强大、资源分布更均衡、健身设施更便捷、赛事活动更丰富、体育组织更健全、健身指导更科学、群众参与更广泛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老年人、职业群体及残疾人等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健全全民健身网络组织。开展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县 (市、区)创建,完善评选指标体系和评选办法。制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国家标准,健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器材装备等 标准体系,加强体育运动技能培训、赛事活动组织等体育服务领 域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8.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坚持线上线下结合、传统新兴并举,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举办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和全国社区运动会,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供给。持续开展全国新年登高、纪念“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全民健身日、奥林匹克日、中国农民丰收节、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 “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等主题活动,丰富群众节庆体育生活,推动体育生活化。举办运动项目业余联赛,研制并推广体育运动水平等级评定标准,普及项目文化,扩大项目人口。推动县域足球推广普及。鼓励各地 利用当地特色和资源优势,培育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
9.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组织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利用中央资金支持地方重点推进体育公园、全民 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社会足球场、健身步道、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开展 “百城千冰”群众滑冰场建设,在农村重点加强乡镇级专项运动场地建设。支持在不妨碍防洪安全前提下利用河滩地等建设公共体育设施。紧密结合美丽宜居乡村、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鼓励创建休闲健身区、功能区和田园景区。持 续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完善绩效评价及资金补助政策。
10.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完善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协同联动机制,细化落实专项行动计划。倡导主动健康意识,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建立集科学健身、运动营养、伤病防护、心理调适为一体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加强运动防护师、运动营养师等人才培养,建立体卫融合重点实验室, 完善运动处方库。开展老年人非医疗健康干预,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新建社区老年人运动与健康服务中心,提供有针对性的运动健身方案或运动指导服务。落实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制度。支持上海开展 运动健康师”试点工作。
11. 提高科学健身指导水平。深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制度改革,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组织社区体育活动、指导科学 健身等方面的作用。组建科学健身指导巡讲团,深入机关、企事 业单位、学校、社会俱乐部以及群众身边进行科学健身指导。建设科学权威的健身方法库、宣传平台和线上培训平台,为群众提 供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大力倡导志愿服务精神,鼓励全民健身 志愿服务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 打造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品牌。
12.推动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推进 “互联网+健身” “物联网+健身”,大力推广居家健身和全民健身网络赛事活动。创建涵盖全民健身群众组织、场地设施、赛事活动、健身指导、器材装备等内容的数字化全民健身服务平台,创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模式。开发国家社区体育活动管理服务系统,推动建立国家、 省 (区、市)、市三级互联互通的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试点开展 “全民健身运动码”,结合体育运动水平等级评定和赛事活动积分评定,构建个人“运动成就”系统。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意气风发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乘势而上筑牢体育强国根基、奋力实现体育现代化的开局时期。为统筹推进“十四五”时期体育各项事业发展,加快把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制定本规划。
一、开启全面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新征程
1.“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三五” 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攻坚克难,有效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更加清晰,《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相继发布, “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全国综合性运动会、足球等改 革稳步推进。
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020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2平方米,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数超过1.86名,经常参加体育 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2。
竞技体育成绩斐然,我国运动员共获得586个世界冠军,创、超世界纪录75次,里约2016年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26金18银26铜,东京2020年奥运会获得38金32银18铜,连续6届奥运会跻身金牌榜前3名;运动项目结构不断优化,优势项目持续巩固,潜优势项目、基础大项、冬季项目等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青少年体育活动广泛开展,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不断增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取得新进步。
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升, 2015—2019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从1.71万亿元跃升至2.9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4.6%;2019年底,全国体育产业法人单位达28.9万个,体育产业从业人员505.1万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愈加紧密。体育文化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更加凸显, 中华体育精神得到更广泛传播,体育文化产品创作和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
体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扩大,与各国际体育组织和各国家 (地区)间的互利合作不断深化,在促进文明交融和民心相通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提升。体育法律规范体系进一步完善。反兴奋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日臻健全。体育科教和体育人才支撑作用日益彰显。
体育彩票发展效益与质量同步提升。北京2022年冬奥会筹办和备战工作扎实推进,群众性冰雪运动蓬勃开展。体育助力脱贫攻坚取得良好成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体育工作,在调整赛事活动安排、保障 两个奥运”备战、服务群众居家健身等重点工作方面,守土尽责,确保了体育领域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 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2.“十四五” 时期我国体育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变化。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的远景目标鼓舞人心,体育在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及对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将为体育事业提供更有利的发展环境;全面建设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将为体育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创新驱动战略引领的科技革命, 将为体育发展提供更强大的科技支撑; 新的生活理念、教育观念、消费模式、技术应用、传播方式以及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将为体育事业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也应看到,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
在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重创之下,全球体育秩序和赛事格局受到严重影响,体育政治化倾向重新抬头。同时,国内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体育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还无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竞技体育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运动项目发展不均衡、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体育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体育消费潜力尚未充分释放。
“十四五”时期,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体育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与安全,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奋勇前进。
3.二〇三五年体育强国建设远景目标。通过未来5年努力,各领域、各项目、各区域实现较大发展、取得重要成果,体育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体育强国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到2030年,体育整体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充满活力、市场规范有序、人民积极参与、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格局。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体育的制度生命力、大众亲和力、国际竞争力、经济贡献力、文化软实力、世界影响力充分彰显,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
二、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的总体要求
4.指导思想(略)
5.基本原则(略)
6.主要目标。体育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体育各领域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 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全民健身水平达到新高度。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人民群众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6名。
———竞技体育实力再上新台阶。竞技体育发展新模式进一步健全、成熟,项目布局更加合理,训练体系和竞赛体系更加科学、完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夏季奥运项目再创辉煌,冬季奥运项目全面提升,以“三大球”为重点的集体球类项目发展基础更加夯实。办好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及杭州2022年亚运会等。
———青少年体育发展进入新阶段。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体教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青少年普遍掌握1—2项运动技能,体育活动更加广泛深入,体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取得新进展。基本建成适应需要、主体多元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后 备人才基础更加坚实、素质全面提升。
———体育产业发展形成新成果。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产品和服务供给适应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消费需求,基本形成消费引领、创新驱动、主体活跃、结构更优的发展格局。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2.8万亿元,从业人员超过800万人。
———体育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体育领域更加彰显。体育文化的功能价值更好发挥、时代内涵更加丰富,以新时代女排精神为主要特质的中华体育精神进一步弘扬, 体育在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的作用更好体现。创作一批优秀体育文化作品,培育一批体育文化品牌。运动项目文化建设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力显著提高。
———体育对外交往作出新贡献。体育对外工作大协同机制更加健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体育对外交往新格局。体育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进一步提升,服务大国外交和强国建设的能力和作用更加凸显,为全球体育治理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体育科教工作达到新水平。体育科研体系更加完备,科技创新机制更加灵活、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助力奥运争光 和全民健身功能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在体育领域广泛应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落实,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健全,体育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体育人才不断涌现。“零出现”“零容忍”的反兴奋剂长效治理机制更加完善。
———体育法治水平得到新提升。中国特色体育法律规范体系进一步健全,行业监管、职业体育发展、体育纠纷解决等重点领域体育立法取得重要进展。体育部门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高,地 方体育执法工作机制基本健全。体育普法形式更加多样,成效更 加显著。建立体育仲裁制度,组建体育仲裁机构,完善体育纠纷解决机制。
三、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7.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落实 《全民健身计划 (2021—2025 年)》,构建体制机制更灵活、要素支撑更强大、资源分布更均衡、健身设施更便捷、赛事活动更丰富、体育组织更健全、健身指导更科学、群众参与更广泛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老年人、职业群体及残疾人等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健全全民健身网络组织。开展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县 (市、区)创建,完善评选指标体系和评选办法。制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国家标准,健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器材装备等 标准体系,加强体育运动技能培训、赛事活动组织等体育服务领 域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8.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坚持线上线下结合、传统新兴并举,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举办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和全国社区运动会,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供给。持续开展全国新年登高、纪念“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全民健身日、奥林匹克日、中国农民丰收节、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 “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等主题活动,丰富群众节庆体育生活,推动体育生活化。举办运动项目业余联赛,研制并推广体育运动水平等级评定标准,普及项目文化,扩大项目人口。推动县域足球推广普及。鼓励各地 利用当地特色和资源优势,培育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
9.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组织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利用中央资金支持地方重点推进体育公园、全民 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社会足球场、健身步道、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开展 “百城千冰”群众滑冰场建设,在农村重点加强乡镇级专项运动场地建设。支持在不妨碍防洪安全前提下利用河滩地等建设公共体育设施。紧密结合美丽宜居乡村、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鼓励创建休闲健身区、功能区和田园景区。持 续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完善绩效评价及资金补助政策。
10.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完善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协同联动机制,细化落实专项行动计划。倡导主动健康意识,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建立集科学健身、运动营养、伤病防护、心理调适为一体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加强运动防护师、运动营养师等人才培养,建立体卫融合重点实验室, 完善运动处方库。开展老年人非医疗健康干预,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新建社区老年人运动与健康服务中心,提供有针对性的运动健身方案或运动指导服务。落实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制度。支持上海开展 运动健康师”试点工作。
11. 提高科学健身指导水平。深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制度改革,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组织社区体育活动、指导科学 健身等方面的作用。组建科学健身指导巡讲团,深入机关、企事 业单位、学校、社会俱乐部以及群众身边进行科学健身指导。建设科学权威的健身方法库、宣传平台和线上培训平台,为群众提 供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大力倡导志愿服务精神,鼓励全民健身 志愿服务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 打造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品牌。
12.推动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推进 “互联网+健身” “物联网+健身”,大力推广居家健身和全民健身网络赛事活动。创建涵盖全民健身群众组织、场地设施、赛事活动、健身指导、器材装备等内容的数字化全民健身服务平台,创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模式。开发国家社区体育活动管理服务系统,推动建立国家、 省 (区、市)、市三级互联互通的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试点开展 “全民健身运动码”,结合体育运动水平等级评定和赛事活动积分评定,构建个人“运动成就”系统。
四、坚持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构建竞技体育发展新模式
13.创新竞技体育体制机制。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加快推进竞技体育相关政策研制工作,完善支撑竞技体育发展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市场作用,凝聚各方力量,激发社会活力,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向竞技体育汇聚。依据项目特点和发展水平,稳步推进运动项目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多元化项目发展新模式。引导规范职业体育健康发展,走中国特色职业体育发展道路.
14.优化竞技体育发展布局。巩固和保持优势项目,挖掘和 培育潜优势项目,推动夏季项目和冬季项目均衡发展,促进项目科学布局。大力发展田径、游泳基础大项,以足球、篮球、排球 为重点,全面夯实 “三大球”、手球、曲棍球、棒球、垒球、橄榄球、水球、冰球等集体球类项目的发展基础,不断提升竞技水 平。促进区域间合作,发挥各地资源禀赋,构建人才培养与交流、赛事组织、科学训练、基地建设等协调发展新格局。重点打造一批竞技体育特色项目名城。支持10个省 (区、市) 在体育强省建设中实现竞技体育突破性发展。
15.建立科学有效训练体系。坚持 三从一大”科学训练原则,借鉴国际先进训练经验,创新训练理念、方法和技术。优化训练营集训模式,强化优秀运动队复合型训练团队建设。加强对 重点地区、体校、国家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指导,发 挥示范带动作用。统筹国际国内体育科技等优质资源,提升科学 训练水平。加强教练员学院建设,鼓励各级各类教练员培训机构 发展,强化教练员培训。加快推动训练工作标准化、训练基地智 能化建设。推动整合体育系统、教育系统以及社会力量资源,形 成上下协同、横向贯通、精英汇聚的训练格局。
16.构建中国特色竞赛体系。充分发挥竞赛的杠杆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厘清综合性运动会、单项赛事等各级各类赛事的功能 定位。以全国运动会和全国冬季运动会改革为重点,以奥运会取 得更好成绩为目标导向, 推进重大赛事改革创新。加强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推动办赛模式多元化,逐步形成管 理科学、协同高效、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竞赛体系。完善竞赛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夯实 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主体责任,建立赛事评星评级等评估制度。完善运动员注册交流制度,提高资 源配置效率。完善裁判员管理制度,依托高等体育院校等力量加 大裁判员培养力度,提高执裁能力和水平。
17.创新国家队管理体制。坚持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积极探索与地方、高校以及俱乐部等社会力量联办共建国家队新模式,引入国家队竞争机制。建设国家队大数据管理系统,加强对运动员机能指标、训练数据、后备人才选拔培养数据等的规范化采集、管理和分析,提升国家队管理及服务保障水平。以运动员 为中心,以教练员为首要,以做好各方面保障为基础,创新重大 赛事备战参赛国家队组建模式,扎实做好奥运会、亚运会等综合 性运动会备战工作,提升为国争光能力。建立国家队备战参赛风 险防范和危机管理体系,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18.支持高校组建高水平运动队。坚决贯彻中央有关深化体教融合政策精神,联合教育部门以田径、游泳基础大项和 “三大球”等集体球类项目为重点,建立国家队、省队组建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相衔接的体制机制,在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竞赛、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给予有条件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一定的国家集训队名额,将其纳入国家队建制和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 等重大赛事备战体系一体化、常态化、同等化管理。由体育、教育部门以及国家集训队所属高校定期对集训队进行文化学习、训练竞赛等方面的评估, 提高工作实效。畅通高校优秀学生运动员、运动队进入省队、国家队渠道,使其代表国家承担相应国际 比赛任务。充分发挥高校、地方两个积极性,完善注册资格制 度,注册地体育部门应当保障学生运动员相关待遇。
19.打造能征善战作风优良国家队。严把入队关,坚持选用公廉,公开国家队选拔的原则、要求、程序、方式、条件以及入 选、退出结果,接受社会监督,确保选拔工作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严把思想关,加强国家队运动员理想信念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平时和赛时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国家队运动员增强责任 感、使命感和荣誉感, 充分展示新时代中华体育健儿 “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风采。严把训练关,坚持 “三从一大”科学训练原则,加强科技助力,大力推进训练创新,强化体能训练,恶补体能短板,最大程度提升训练质量和效益。
严把生活关,教育引导国家队运动员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为国争光关系,树立淡泊 名利、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切实关注运动员身心健康,积极协调妥善解决运动员的实际困难。严把管理关,加强对国家队运动 员的日常管理,特别是加强对知名运动员的管理,确保不出现脱离管理的特殊运动员。严把纪律关,严格落实国家队训练、竞赛、学习、队务等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国家队运动员组织观念和 纪律意识,认真遵守自媒体发布、广告代言、兴奋剂管理等纪律 要求,打造纪律严明的 “铁军。
13.创新竞技体育体制机制。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加快推进竞技体育相关政策研制工作,完善支撑竞技体育发展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市场作用,凝聚各方力量,激发社会活力,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向竞技体育汇聚。依据项目特点和发展水平,稳步推进运动项目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多元化项目发展新模式。引导规范职业体育健康发展,走中国特色职业体育发展道路.
14.优化竞技体育发展布局。巩固和保持优势项目,挖掘和 培育潜优势项目,推动夏季项目和冬季项目均衡发展,促进项目科学布局。大力发展田径、游泳基础大项,以足球、篮球、排球 为重点,全面夯实 “三大球”、手球、曲棍球、棒球、垒球、橄榄球、水球、冰球等集体球类项目的发展基础,不断提升竞技水 平。促进区域间合作,发挥各地资源禀赋,构建人才培养与交流、赛事组织、科学训练、基地建设等协调发展新格局。重点打造一批竞技体育特色项目名城。支持10个省 (区、市) 在体育强省建设中实现竞技体育突破性发展。
15.建立科学有效训练体系。坚持 三从一大”科学训练原则,借鉴国际先进训练经验,创新训练理念、方法和技术。优化训练营集训模式,强化优秀运动队复合型训练团队建设。加强对 重点地区、体校、国家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指导,发 挥示范带动作用。统筹国际国内体育科技等优质资源,提升科学 训练水平。加强教练员学院建设,鼓励各级各类教练员培训机构 发展,强化教练员培训。加快推动训练工作标准化、训练基地智 能化建设。推动整合体育系统、教育系统以及社会力量资源,形 成上下协同、横向贯通、精英汇聚的训练格局。
16.构建中国特色竞赛体系。充分发挥竞赛的杠杆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厘清综合性运动会、单项赛事等各级各类赛事的功能 定位。以全国运动会和全国冬季运动会改革为重点,以奥运会取 得更好成绩为目标导向, 推进重大赛事改革创新。加强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推动办赛模式多元化,逐步形成管 理科学、协同高效、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竞赛体系。完善竞赛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夯实 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主体责任,建立赛事评星评级等评估制度。完善运动员注册交流制度,提高资 源配置效率。完善裁判员管理制度,依托高等体育院校等力量加 大裁判员培养力度,提高执裁能力和水平。
17.创新国家队管理体制。坚持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积极探索与地方、高校以及俱乐部等社会力量联办共建国家队新模式,引入国家队竞争机制。建设国家队大数据管理系统,加强对运动员机能指标、训练数据、后备人才选拔培养数据等的规范化采集、管理和分析,提升国家队管理及服务保障水平。以运动员 为中心,以教练员为首要,以做好各方面保障为基础,创新重大 赛事备战参赛国家队组建模式,扎实做好奥运会、亚运会等综合 性运动会备战工作,提升为国争光能力。建立国家队备战参赛风 险防范和危机管理体系,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18.支持高校组建高水平运动队。坚决贯彻中央有关深化体教融合政策精神,联合教育部门以田径、游泳基础大项和 “三大球”等集体球类项目为重点,建立国家队、省队组建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相衔接的体制机制,在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竞赛、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给予有条件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一定的国家集训队名额,将其纳入国家队建制和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 等重大赛事备战体系一体化、常态化、同等化管理。由体育、教育部门以及国家集训队所属高校定期对集训队进行文化学习、训练竞赛等方面的评估, 提高工作实效。畅通高校优秀学生运动员、运动队进入省队、国家队渠道,使其代表国家承担相应国际 比赛任务。充分发挥高校、地方两个积极性,完善注册资格制 度,注册地体育部门应当保障学生运动员相关待遇。
19.打造能征善战作风优良国家队。严把入队关,坚持选用公廉,公开国家队选拔的原则、要求、程序、方式、条件以及入 选、退出结果,接受社会监督,确保选拔工作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严把思想关,加强国家队运动员理想信念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平时和赛时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国家队运动员增强责任 感、使命感和荣誉感, 充分展示新时代中华体育健儿 “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风采。严把训练关,坚持 “三从一大”科学训练原则,加强科技助力,大力推进训练创新,强化体能训练,恶补体能短板,最大程度提升训练质量和效益。
严把生活关,教育引导国家队运动员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为国争光关系,树立淡泊 名利、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切实关注运动员身心健康,积极协调妥善解决运动员的实际困难。严把管理关,加强对国家队运动 员的日常管理,特别是加强对知名运动员的管理,确保不出现脱离管理的特殊运动员。严把纪律关,严格落实国家队训练、竞赛、学习、队务等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国家队运动员组织观念和 纪律意识,认真遵守自媒体发布、广告代言、兴奋剂管理等纪律 要求,打造纪律严明的 “铁军。
五、加强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
20.加强青少年体育优秀人才培养。全面落实中央有关深化体教融合政策精神,推动发挥学校技能普及、体校专业化训练、 社会力量个性化培训功能,推动建立主体多元、途径多样的青少年体育优秀人才培养体系。
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模式,加快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加强与教育部门合作,以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为基础,以田径、游泳基础大项和“三大球”等集体球类项目为重点,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组织专业训练,选派教练员以及领队等相关人员开展集中专业训练和日常管理。在不影响日常学习任务前提下,科学制定全年训练参赛计划,做到课业学习和训练参赛两不误。
联合教育部门采取综合措施为有体育特长学生创造发展空间,为愿意成为专业运动员的学生解除后顾 之忧,鼓励各地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健全 一条龙”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由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组成对口升学单位, 开展相同项目体育训练, 解决体育人才升学断档问题。
21.深化体校改革。因地制宜、因项目制宜建设各级各类体校,不断增强影响力和吸引力,强化体校培养后备人才主阵地、主渠道作用。落实体教融合相关政策,将体校义务教育适龄学生的文化教育全部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配齐配足配优体校文化课教师,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确保体校教师在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方面享受与当地普通中小学校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同等待遇。鼓励体校与当地中小学校加强合作,创造更好教育条件,不断提高自身文化教育水平。
22.培育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鼓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建立衔接有序的竞赛、训练和培训体系。构建青少年体育社 会组织的扶持、管理、服务和监督体系,引导青少年体育社会组 织健康规范运营、安全有序发展。支持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为学校体育活动提供指导,普及体育运动技能。鼓励政府向体育社会 组织购买体育教学和教练服务。
23.完善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体系。配合教育部门共同组织筹办好全国学生 青年) 运动会, 扩大赛事规模, 提高赛事质量。完善青少年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制度,健全运动成绩评定与奖励机制。联合教育部门整合学校比赛、U 系列比赛等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活动, 建立分学段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跨区域的国家、省 区、市、市、县四级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体系,利用课余、周末、假期时间组织校内、校际、跨区域及全国性比赛。鼓励各运动项目创办高水平青少年赛事活动。全面加 强青少年反兴奋剂教育和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冬夏令营活动,开展体育运动技能培训。
24.加强青少年体育骨干队伍建设。联合教育部门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以及教练员进入学校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的渠道。推动在大中小学校设立教练员岗位, 健全配套制度体系,选派优秀体育教师、教练员参加相关技能培训。实施全国各级各类体校教练员人才教育培训计划,开展教练员轮训工作,切实提高执教能力和训练水平。加强青少年体育管理队伍建设,全方位提升青少年体育管理能力。
六、坚持供需两端发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25.强化要素创新驱动。充分发挥科技、资本、人才、数据等核心要素在体育产业创新发展中的作用。支持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创新运用,打造智能健身场景,加快相关产品开发。鼓励设立由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体育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建设集体育产业信息、担保、融资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创新金融服务方 式,更好服务体育实体经济。支持高等院校、知名企业等发挥主体作用,建设10所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的高水平体育产业学院。实施体育产业数字化战略,推进体育产业大数据 中心和体育重点领域全产业链数据库建设。支持建设一批国家体育产业创新试验区和国家级体育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26.打造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以健身休闲业、竞赛表演业等为龙头、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开发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生活性体育服务,加快发展体育中介咨询、体育产品研发设计等生产性体育服务。鼓励体育用品企业研发家庭化、智能化运动装备器材,加快体育用品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实施 “体育+”工程,大力发展体育运动技能培训、运动健康服务、体育旅游等产业。打造100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支持北京、河北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
27.培育壮大体育市场主体。引导国有体育企业通过资本金注入、股权投资、资产重组、融资担保等方式做大做强。积极促进体育资源和生产要素向优质企业集中,力争培育100家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品牌知名度高、国际竞争力强、行业带动性大的体育企业。培育一批细分领域的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和 “隐形冠军”企业,鼓励有条件企业以单项冠军企业为目标做强做优。建立和完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动态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产业基地规范、健康、高质量发展。
28.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运动项目产业,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丰富竞赛表演、健身指导、技能培训等各 类产品和服务。支持有条件的运动项目打造规则明晰、层次多样、群众喜爱的赛事活动体系。坚持践行 “两山”理念与发展户外运动相结合,推动自然资源向户外运动开放,丰富户外运动赛事活动。推动建设体育新空间,创造体育消费新场景,打造一批地域特色鲜明、服务功能完善、经济效益良好的体育服务综合体。加快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开发更多满足群众居家健身、线上 参赛观赛等新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29.深挖体育消费潜力。通过各类赛事活动拉动节假日消费和夜间经济,积极培育定制、体验、智能、时尚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促进体育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支持各地创新体育消费引导机制,鼓励采取发放体育消费券、举办体育消费季等方式促进体育消费。创新体育消费支付产品,鼓励推行全民健身公共积分、 运动银行等体育消费便利化工具。推广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创新经验,择优确定10个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探索激发体育消费潜力的长效机制。引导体育培训企业创新 互联网+ 培训” 模式,持续提高人民群众体育运动技能和水平。引导保险公司开发场地责任险、运动人身意外伤害险等保险产品。
30.推动体育彩票安全健康持续发展。坚持国家公益彩票定位,加强体育彩票管理,提升依法治彩水平,完善体育彩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推动责任彩票建设,持续塑造责任为先、公益公信的品牌形象。优化渠道布局和渠道结构,提升渠道服务水平, 统筹产品管理体系,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实现客户体验提升和客群结构改善。强化技术支撑能力,发挥数字化赋能作用,加强战略管理、运营管理、创新引领、人才保障,提高体育彩票发行销售整体效能。加强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的管理和宣传,助力体育发展。
31.加强体育市场监管。完善体育市场监管体制,细化监管举措,不断完善公共体育设施、体育赛事活动、运动技能培训、 体育中介服务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坚决贯彻 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强化行业管理责任,切实提高体育行业安全管理工作水平。进一步强化山地户外越野等重点项目和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监管,健全完善体育运动项目管理办法和 行业标准,切实保障消费者人身安全和企业合法权益。
七、强化体育领域思想引领,促进体育文化健康繁荣发展
32.加强体育领域思想引领。高度重视运动员、教练员等体育从业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严格落实党支部建在运动队上的要求,把好运动队建设的政治关。依托高等体育院校建立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基地。组织编写 《奥运冠军成长之路》系列读本。加强体育行业思想引领,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 作用,汇聚起推动体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33.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略)
34.丰富中华体育精神时代内涵。深入挖掘中国体育文化内涵,推动新时代中华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 充分发挥体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促进作用。大力 弘扬 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新时代女排精神和体育健儿 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奋斗精神。以东京2020年奥运会、北京2022 年冬奥会、巴黎2024 年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为契机,加强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体育精神教育,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和传播手段在弘扬体育精神中的推动作用。加强运动员和青少年体育道德教育,培育和发展体育公益和志愿服务 文化。
35.推动运动项目文化建设。总结提炼运动项目的文化特征、组织文化和团队精神,形成各具特色的运动项目精神内核和 文化标识。以 “三大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马拉松等群众基础较好的运动项目为突破口,打造重点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示范工程。培养和塑造具有良好社会形象、广泛社会影响的体育明星,发挥榜样作用。
36.加强体育文化创作及平台建设。鼓励开展体育文学、体育音乐、体育雕塑、体育摄影、体育影视、体育动漫、体育标识等创作。加强体育融媒体建设,推动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体育全媒体传播体系。组建中国体育传媒集团公司。推动中国体育博物馆新馆建设,做好体育文物藏品征集和收藏管理保护工作。支持各地建设体育博物馆、体育名人堂和体育档案馆,鼓励建设线上体育博物馆、红色体育博物馆。打造体育文化品牌活动,推动体育文化展示平台建设, 促进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创新发展。
37.加强优秀传统体育项目保护利用和传承。开展武术、围棋、象棋、龙舟等传统体育项目文化特质研究,加强中华传统体 育项目的开发利用与活态传承,推动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创造性转 化、创新性发展。以太极拳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契机,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口述历史等资料的收 集、整理、研究,出版系列图书。挖掘各地民族传统体育的节庆 活动,大力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
八、坚持合作共赢开放战略,构建体育对外交往新格局
38.提升体育对外交流层次和水平。主动发挥体育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独特作用,配合开展元首体育外交,深入参与政府间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充分利用 “一带一路”“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合作平台深化体育对外交流,办好 “小而精”品牌体育交流活动,促进民心相通。提高体育对外开放水平,扩大体育朋友圈,巩固拓展与各国际体育组织和各国家 (地区)务实合作,坚持 请进来”“走出去,提升我国体育发展水平。
39.扩大中国体育国际影响力。通过申办、举办、参加国际大型赛事活动,进一步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体育治理, 扩大我国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推动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走出去,加大普及推广力度,完善规则标准,拓展渠道平台,提升中国体育文化软实力。
40.积极稳妥开展对港澳台体育工作。构建两岸体育大交流格局,落实体育惠台措施,推动两岸体育融合发展。坚持 “奥运模式”,妥善处理国际体育涉台问题。全面深化与港澳地区的体育交流合作,以举办第十五届全 国运动会为契机,以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合作为重点,助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41.完善体育对外交往大协同机制。强化体育对外工作一盘棋思想,建立 “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体育对外工作机制,实现中央与地方、部门与部门、政府与社会协同发力。统筹协调各领域、各部门、各地方的体育对外交往工作,构建全方位、多层 次、立体化体育对外交往新格局。
九、以筹备北京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实现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
42.积极备战北京2022年冬奥会。加强“北京周期”备战工作,促进冰雪运动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全面跃升。坚持自主创新 与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训练方法相结合, 促进冰雪运动均衡发展,巩固和强化优势项目,发展和提升弱势项目,在北京冬奥会 上实现全项目参赛,力争取得我国冬奥会参赛史上最好成绩。 一步完善“冬奥遗产”开发工作,创造更多积极、持久的奥运遗产。
43.推广普及冰雪运动。加强冰雪运动进校园顶层设计,广泛建立校园冰雪项目学生社团和校外实践基地,鼓励高等院校建设高水平冰雪运动队,加强冰雪运动特色学校遴选和建设。启动大中小学冰雪运动联赛,推动形成以学生社团为主体的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格局。鼓励研发适用中小学生的器材、护具、服装等冰雪装备,联合保险公司推出学生冰雪活动意外伤害保险。
着力打造“全国大众冰雪季” “中国冰雪大会” “全国大众欢乐冰雪周”等品牌赛事活动,提升各行业、各地区、各群体参与力度, 推出更多更好的冰雪惠民服务。加强冰雪运动基础性工作,研究制定一批冰雪运动规范化发展急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办体育模式,引导社会各界投入冰雪运动发展。加快推进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实施,实现全域发展,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44.促进冰雪产业全面升级。加强战略规划布局,完善冰雪产业区域发展体系。重点发展东北、华北地区的冰雪机械装备制造业,发掘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等体育产业集群在冰雪器材装备研发生产方面的潜力。以技术创新促产业升级,不断提升本土冰雪企业自主研发能力,面向国内外市场,打造冰雪产品高端品牌。提升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冰雪旅游服务水平,打造高 质量滑雪旅游度假地。协调推动华中、华东、西南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冰雪项目布局,实现区域间冰雪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5. 提升冰雪运动国际影响力。加强与国际奥委会、冰雪项目国际组织合作,积极申办、承接国际大型综合性冰雪赛事,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申办冬季青年奥运会、冬季大学生运动会以及冬季运动项目世界锦标赛、世界杯等赛事活动,吸引全球冰雪运动 爱好者。积极服务 “一带一路”建设,搭建交流平台,开展跨地区、跨国境冰雪比赛与交流活动,推进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
支持并推动我国人员进入冰雪项目国际组织任职,支持并培养我国 高水平教练员、国际级裁判员、技术官员等。以赛事为平台和契机,举办主题论坛、招商会、产品展览、奖项评选等活动,进一步助力中国冰雪企业拓展国际发展渠道,加强高端国际资源整合利用和高水平国际交流,拓展 “国际冰雪朋友圈”,提升我国冰雪领域国际影响力。
十、加强体育科教、人才和信息化建设,为体育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46.提升体育科技研发水平。推进体育重大科研选题纳入国家 “十四五”重点科技专项,推动国家重点科技专项成果示范与应用。组织开展科技项目清单管理和科研成果入库工作,推动建 设体育重点实验室、体育科技创新中心、体育高端智库等科研平台。实施 “揭榜挂帅”机制,推动体育院校、科研院所增强体育科研创新活力,增加体育科技成果供给。
47.加强国家队科技助力工作。促进国家队科技助力条件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科技助力工作机制。以国家队需求为导向, 建立集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助力保障体系,加强对科技助力投入的效益评估和管理监督。加强国家队复合型科医保障工作和专家团队建设,完善科技助力工作奖励激励机制,构建跨学科、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体育科技助力人才保障体系。
48.推动高等体育院校改革与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等体育院校特色发展、内涵式发展,搭建高等体育院校教学、训练、科研、竞赛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平台,着力推动建 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和一流体育学科。加强高等体育院校科技创新工作,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推进高等体育 院校与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协同创新,建立足球、篮球、排球等 运动项目学院。引导和支持高等体育院校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行业急需的体育人才。
49.强化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围绕体育中心任务,深化体育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体育人才评价机制,加快形成有利于体育人才成长的培养、使用、激励和竞争机制。以体育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统筹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构建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体育人才队伍,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实施体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依托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体育人才。开发体育急需紧缺人才,加强体育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举办全国体育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能交流活动,提升体育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面向社会加强体育人才信息系统建设,分级分类建立各类体育人才数据库。
50.促进体育信息化建设。强化全国体育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规划、标准规范和政策支撑,联合高校、企业及科研院所等相关 主体参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场景应用和产业发展。统筹建设国家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竞技体育信息平台和体育产业服务平台,形成数字体育 内核,发挥体育数据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应用新技术促进传统体育设施转型升级与高效利用,推动开展云赛事、虚拟运动等新兴运动和赛事活动,鼓励研发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数字化运动项目。
十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法律规范体系,提升依法治体水平
51.完善体育法律规范体系。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完成 《体育法》修改工作。完善全民健身、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对外交往、反兴奋剂等体育各领域制度规范体系。重点建立健全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管理、国家队管理、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和服务、体育培训开展、场地设施建设、体育市场监管、重大赛事备战、体育风险防控、体育法律服务等方面的制度规范。开展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制度建设评估。鼓励和支持地方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体育发展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统筹做好体育政策立改废释工作,定期开展文件清理和评估工作。
52.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编制体育总局部门权力与责任清单。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 对监管事项目录、证明事项目录实施清单管理。建立健全体育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 明确审查范围、内容和程序。落实地方体育执法责任制,支持地方委托综合 执法机构开展体育行政执法活动。加强体育政策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保障公民对体育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 督权。
51.完善体育法律规范体系。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完成 《体育法》修改工作。完善全民健身、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对外交往、反兴奋剂等体育各领域制度规范体系。重点建立健全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管理、国家队管理、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和服务、体育培训开展、场地设施建设、体育市场监管、重大赛事备战、体育风险防控、体育法律服务等方面的制度规范。开展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制度建设评估。鼓励和支持地方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体育发展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统筹做好体育政策立改废释工作,定期开展文件清理和评估工作。
52.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编制体育总局部门权力与责任清单。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 对监管事项目录、证明事项目录实施清单管理。建立健全体育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 明确审查范围、内容和程序。落实地方体育执法责任制,支持地方委托综合 执法机构开展体育行政执法活动。加强体育政策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保障公民对体育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 督权。
53.推进体育法治宣传教育。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定期举办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或讲座。健全体育行政执法人员岗位培训制度,组织开展体育行政执法人员法治专题培训。健全普 法工作机制,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体育法治宣传教育。加强 对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以及体育社会组织、体育市场主体等体育法治宣传教育。
54.健全体育纠纷解决和法律服务机制。加强各级体育部门行政复议、行政应诉以及信访工作。健全和解、调解和仲裁等体育纠纷解决机制。完善申诉、内部争议解决等体育协会内部纠纷解决机制。加快建立全国性体育仲裁机构,完善规则和程序,引导单项体育协会内部纠纷解决机制与体育仲裁有效衔接,积极参 与国际体育仲裁事务。
十二、推进反兴奋剂斗争,完善反兴奋剂长效治理机制
55.强化兴奋剂风险防范。坚决推进反兴奋剂斗争,贯彻落实兴奋剂问题“零出现”“零容忍”要求,强化“拿道德的金牌、风格的金牌、干净的金牌”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坚决防范、及时化解兴奋剂问题引发的各类风险和危害。加强反兴奋剂宣传教育,加快构建反兴奋剂教育预防体系,筑牢防控兴奋剂问题的思想防线。加快推进国家队兴奋剂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实现国家队反兴奋剂工作体系化、制度化和专业化。
56.健全完善反兴奋剂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强化反兴奋剂人才队伍力量。压实反兴奋剂工作主体责 任,厘清责任链条,确保反兴奋剂工作各环节过程清晰、责任明确。坚持依法治理,进一步完善反兴奋剂法治体系。加强兴奋剂 问题综合治理,严厉打击故意使用兴奋剂等违法犯罪行为。健全 问责机制,加大处罚和责任追究力度。建立常态化的反兴奋剂工作督导机制。
57. 做好反兴奋剂工作组织实施。增强兴奋剂检查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实施精准检查。加强北京、上海兴奋剂检测实验室建设。推进兴奋剂检测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应用。提升兴奋剂违规调查的能力和水平,规范结果管理。大力推广运动员安全用药 查询系统,加强运动员行踪信息申报、治疗用药豁免申请的培训 和管理。加强反兴奋剂最新技术方法、国际政策规则等研究与应用,促进反兴奋剂国际交流与合作。
十三、加强体育行业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58.纠正体育行业不正之风。发扬斗争精神,把加强体育行业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完善内部层级监督,建立赛风赛纪、反兴奋剂、党风廉政等方面常态化、长效化监督机制。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依法及时查处体育领域违法乱纪行为。
59.加大重点领域乱象整治力度。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整治体育领域弄虚作假、球场暴力、网络约架等行业乱象。积极与相关部门建立协同机制,规范社会体育培训行为,严格资质审查。推动体育单招考试制度改革,规范体育单招考试程序,加强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管理。严格规范国家队运动员、教练员广告代言行为。
60.防范化解体育领域风险。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 聚焦奥运备战、疫情防控、反兴奋剂以及赛风赛纪、运动员保障、体育彩票等领域,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做好体育对外交往以及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活动筹办风险研判和防范工作,提高体育领域风险预警、预判、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61.压实地方和基层管理责任。按照 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强化属地监管意识,进一步压实地方体育部门行业管理责任。提升基层体育治理能力,加强基层体育行业作风制度建设, 完善竞赛组织办法和行业监管政策。加强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管理人员和体育行业其他从业人员的教育管理,增强遵规守纪和安全防范的自觉性。
十四、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推动体育事业协调发展
62.推动体育融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体育区域间融合互动、融通补充。统筹推进京津冀三地体育设施空间布局、体育组织建设和健身休闲活动开展,推动形成协同发展格局,支持雄安新区与京津冀体育共建共享一体化谋划。
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利用海岸线资源发展帆船、冲浪、海钓、潜水等滨海体育休闲项目,大力发展水上运动产业。支持长三角体育赛事一体化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的长三角体育赛事活动品牌。推动体育跨区域合作项目 建设,鼓励建立区域体育发展联盟。促进区域间体育资源共享、 制度对接、要素互补、流转顺畅、待遇互认和组织协同等良性互动。
63.促进区域体育协调发展。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 进区域体育实现相对平衡。建立健全区域体育协调互动机制,推 动各区域在体育健身圈建设、体育赛事举办、体育产业发展、体育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融合互动发展,通过合作、互助、扶持等 手段,逐步缩小区域体育发展水平差距,形成东、中、西部体育良性互动格局。在东、中、西部分别培育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体育城市, 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体育产业增长极网络。
64.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体育示范区。鼓励各地发挥地区优势,打造各类体育示范区、功能区,促进体育各类要素高效集聚。支持浙江建设体育数字化改革先行区、山东建设国家体育技术创新(山东)中心、广西建设新时代体育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验区、甘肃建设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青海建设青藏高原生 态绿色民族体育旅游融合示范区、宁夏建设黄河流域体育公共服 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新疆吉林共同创建中国(长白山—阿尔泰山)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支持广西、海南、重庆、 贵州等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支持云南、贵州、青海、西藏 等建设高原、亚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群。加快国家体育训练南方 海南)基地建设。
65.支持特殊类型地区体育发展。以体育需求为导向,加大对西部地区体育事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重点加强西部地区体育基 础设施和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欠发达地区等特殊类型地区体育事业,建立对口 帮扶机制,丰富当地群众的体育生活。巩固拓展体育扶贫成果同 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体育下乡,补齐农村健身设施短板,增 强农民健身意识, 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推动组团式对口支援西藏、新疆体育工作。
62.推动体育融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体育区域间融合互动、融通补充。统筹推进京津冀三地体育设施空间布局、体育组织建设和健身休闲活动开展,推动形成协同发展格局,支持雄安新区与京津冀体育共建共享一体化谋划。
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利用海岸线资源发展帆船、冲浪、海钓、潜水等滨海体育休闲项目,大力发展水上运动产业。支持长三角体育赛事一体化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的长三角体育赛事活动品牌。推动体育跨区域合作项目 建设,鼓励建立区域体育发展联盟。促进区域间体育资源共享、 制度对接、要素互补、流转顺畅、待遇互认和组织协同等良性互动。
63.促进区域体育协调发展。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 进区域体育实现相对平衡。建立健全区域体育协调互动机制,推 动各区域在体育健身圈建设、体育赛事举办、体育产业发展、体育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融合互动发展,通过合作、互助、扶持等 手段,逐步缩小区域体育发展水平差距,形成东、中、西部体育良性互动格局。在东、中、西部分别培育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体育城市, 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体育产业增长极网络。
64.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体育示范区。鼓励各地发挥地区优势,打造各类体育示范区、功能区,促进体育各类要素高效集聚。支持浙江建设体育数字化改革先行区、山东建设国家体育技术创新(山东)中心、广西建设新时代体育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验区、甘肃建设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青海建设青藏高原生 态绿色民族体育旅游融合示范区、宁夏建设黄河流域体育公共服 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新疆吉林共同创建中国(长白山—阿尔泰山)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支持广西、海南、重庆、 贵州等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支持云南、贵州、青海、西藏 等建设高原、亚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群。加快国家体育训练南方 海南)基地建设。
65.支持特殊类型地区体育发展。以体育需求为导向,加大对西部地区体育事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重点加强西部地区体育基 础设施和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欠发达地区等特殊类型地区体育事业,建立对口 帮扶机制,丰富当地群众的体育生活。巩固拓展体育扶贫成果同 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体育下乡,补齐农村健身设施短板,增 强农民健身意识, 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推动组团式对口支援西藏、新疆体育工作。
十五、加强党的领导,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66.略
67.强化组织保障。强化对规划实施工作的领导,建立规划实施责任制,对体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重点工程,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编制体育各领域专项发展规划和各运动项目发展规划。完善体育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工作联动机制,加强部门间规划与政策协同。强化体育工作年度计划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以及规划实施的有效衔接,科学制定政策,在人员配备、经费支持、资源配置等方面精心组织,切实保障规划实施。
68.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确保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政策、举措落到实处。进一步厘清体育行政机关、项目中心、项目协会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职责。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统筹管理和行业监管,重点做好运动项目发展规划和宏观指导。加快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改革进程,强化 党的领导,加强协会党建工作, 推动会员组织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促进行业自律。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政府办与社会办有机结合的体育发展新模式。
69.加大政策支持。加强规划实施的资金保障,完善公共财政体育投入机制,形成财政综合支持体系,加大对关键领域、薄弱环节、重点区域的支持力度, 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估。完善金融支持政策,拓宽资金渠道,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支持体育发展。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力度。落实已有体育税费政策,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估督查。在国家土地政策允许范围内,依法依规保障体育用地。
70.强化监督评估。加强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将规划实施情况作为督促检查各级体育部门、事业单位和项目协会的重要内容。建立规划实施动态调整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优化实施策略,适时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强化规划落实的社会监督,确保规划总体目 标任务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