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网体育频道联合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了“中国普通高校体育竞赛榜”,分析了438所普通高校的体育发展情况。从榜单看出,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体育是一流大学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创建一流大学不能轻视体育教育。在美国大学没有体育课的大环境下,哈佛是如何保障未来栋梁的“身体本钱”的?|
体育没有“必须”
“混迹”哈佛的那些日子,我努力不让自己留下“该做的没做”的遗憾。可如今还是不禁想,要是那时把学校慷慨提供的体育教育机会利用得再淋漓尽致些就好了。跟大多数高校一样,哈佛和它一条街上的邻居——麻省理工学院,都有意识地把体育活动融入学生生活之中。有研究表明,锻炼身体与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提高心智发挥,影响情绪健康。“育智”的同时,也得通过健康饮食和定期锻炼来“育体”。
哈佛弘扬体育不靠“管它三七二十一”的一声令下。它只是提供了鼓励的环境、丰富的机会,把到底要多积极地参与留给了学生自己来决定。没有家长式的训诫,没有所谓的课程安排。就算是那些当初作为哈佛顶尖运动队新鲜血液而招进来的少数“特长生”(通常学业成绩要求低一点),也可以“放下功名”,离开运动队,只做一介“平民”——一个普通的哈佛学生。在这里,有如此之多有组织、不拘形式的体育活动供学生选择:俱乐部运动、校内运动、场馆健身、舞蹈社团,以及在哈佛园大片郁郁葱葱的草地上或宿舍楼的庭院里自发组织的足球和棒球式足球。其实,在体育活动方面,你想不占哈佛“便宜”都难,要避开它们可能还得费点儿心思。
“精英”俱乐部运动其实没门槛
前面说到的活动形式中,俱乐部运动是最“精英”的了,虽然它并不真的歧视谁。
“俱乐部运动”指的是那些未被各类大学体育联盟正式认定为全国比赛项目的运动。最风靡哈佛的俱乐部运动当属英式橄榄球和极限飞盘。
在组织上,俱乐部运动和大学体育联盟比赛运动很像:有独立的男子和女子运动队,设有队长,与来自其他大学的运动队比赛,运动队接受校方的资助。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的激烈程度不亚于大学体育联盟比赛——我第一次去看哈佛跟康奈尔大学的英式橄榄球比赛时,场上就有人断胳膊和脑震荡。俱乐部运动队的实力很雄厚,常出去跟附近大学打对抗赛。大体上,这种运动形式给那些中学时参加团体运动、但并非被学校招来打联盟比赛的学生,提供了参与有组织的体育活动的机会。不过,很多中学时并非“运动范儿”的学生,也可以加入俱乐部并自得其乐。它们没什么资格限制,也没设什么入伙门槛。
校内运动联系同学情谊
下一水平层次的体育活动便是校内运动。它颇有各校特色,对强身健体和筑起同学间的友爱之情极富“神效”。
哈佛的校内运动包括各宿舍组织的男女混合运动队联赛。为公平起见,新生宿舍和高年级宿舍的比赛分开进行。尽管新生比赛由新生院长办公室监管,高年级比赛由高年级舍院办公室统率,但具体领导和协调由学生推动。记得我大一住在格里诺楼时,一些热衷英式足球的同学就一个寝室一个寝室地敲门,以招聘团伙或任何人来组成球队参加校内比赛。
适度竞技的同时,这些新生校内比赛在大家眼中只是为了好玩,输赢都是浮云。由于哈佛有17幢新生宿舍,住了1650名新生,如果没有校内运动让大家汇集起来,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连一面之缘的机会都没有。12个高年级宿舍间比赛与此类似,只是竞争性会更强一些——每个舍院里3个年级的“臭皮匠”,自然能顶个“诸葛亮”。
并且,校内运动增强了学生对宿舍的认同感,弘扬了舍院精神。这自然而然地发生在各运动队为所在舍院荣誉而奋战的过程中。
哈佛为学生进行非正式运动比赛提供了足够的设备和资源。事实上,校内运动中最流行的一项就是赛艇,而赛艇可不是一项便宜的运动!哈佛已经有备受赞誉、参加校际联赛的校赛艇队了,并为它配置了独立的装备;我们宿舍也有属于自己的赛艇队,也都配有各自的装备。有意思的是,我发现,同住艾略特楼的楼友们,在艾略特住宿学院收获校内联赛冠军时,比哈佛打败耶鲁时还要狂热(哈佛和耶鲁是常春藤体育联盟中的一对死敌)!
照顾“懒人”的健身需求
对于不想参加集体运动的学生(像我啦),哈佛还提供了另一层面的锻炼机会:健身场馆。
噢,我知道中国和美国每所大学都有一座中心体育馆,所以这可能不算独到之处。哈佛的主体育馆——马尔金体育中心(简称MAC)对所有哈佛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和员工开放。它不仅有游泳池和诸多器械健身房、有氧运动健身房,还提供免费运动辅导课程。可以想见的是,这里通常济济一堂。
然而,哈佛提供的健身条件绝不会止于这唯一的中心体育馆。法学院、商学院和许多研究院都有自己的体育场馆,如果本科生想进去也是“来者不拒”的(实际上,法学院的体育馆相当奢华,我的许多本科同学都更喜欢去那儿锻炼)。除此以外,每幢高年级宿舍楼都有地下健身房。当然,它只是一个有几台跑步机和肌肉器械、一些哑铃与健身球的简单健身场所,但“地缘”上的便利性鼓舞了许多懒得离开温馨暖和的宿舍、不想步入刺骨严寒的波士顿冬日的学生参加健身。比如我,即便从艾略特楼到MAC仅需3分钟轻轻松松的慢跑,我常常还是懒得把自己拖出宿舍,而是替代性地选择在楼下健身房里锻炼一小会儿。
体育活动也通过课外活动和友情式即兴比赛与学生生活融为一体。晴空下一群学生在哈佛园里抛飞盘或踢足球的场景并不鲜见。朋友们自发地通过短信和电话邀约,把作业、自习暂时扔到一边,比比赛,聊聊天,享受一小时的“友情时光”。
你也可以参加舞蹈社团。哈佛最受欢迎的俱乐部之一就是交谊舞俱乐部。不管舞蹈基础如何,任何学生都可以加入,学习如何跳恰恰、探戈及多种类型的体育舞蹈,去跟其他学校比赛。我的一位朋友之前从未涉足舞池,进交谊舞俱乐部后,大四时竟然当上了舞蹈队队长!
对交谊舞起补充作用的,还有亚裔美国人舞蹈团(AADT)。它欢迎所有族裔的学生去学传统的亚洲舞蹈。此外,几乎每个文化俱乐部每年都会在校园里举行“文化秀”,其中会有大量精心编排的专题舞蹈。南亚协会办过流行的“脚铃舞秀”,压轴戏在每年由上百名哈佛大四学生参与的毕业生脚铃集体舞。我曾和室友们一起参加这场毕业生集体舞表演。全宿舍谁也没有跳过这种印度舞的经验,这场“群魔乱舞”成了我毕业那年最美好的回忆,因为我从未见过那么多同届同学聚集在一起,共同参加一场充满乐趣和同学情谊、进行文化探索的演出。我们学习了多种类型的印度舞,交了新朋友,也为上千位观众流了好几桶汗水。
为什么要有体育教育?
在总结哈佛所提供的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我开始意识到体育锻炼在哈佛所扮演的微妙而重要的角色。我们从没被要求去上体育课,但时刻被形形色色的体育活动所包围:竞技运动、休闲运动、个人健身、课外舞蹈。我甚至觉得,学生组织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舞会也是运动机会——华裔学生联合会“混搭”舞会期间,在一张饭桌上狂扭的舞或许是我整个哈佛岁月里做过的最剧烈的运动!
我认为,高强度运动是我在哈佛的同学们高强度体验的自然延伸。为了成功地平衡伴随课程与社团活动而来的紧张、保持充沛精力、做一个兴趣广泛、全面发展的学生,身体健康对我们至关重要。没有足够强健的身体,我和朋友们就无法做到所说的这一切。除却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课外获得的领导能力,我也认识到了运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可能道义上大学并没有提供“体育”的责任,但我相信,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这个消费方式正误导人们的世界里,正在变得愈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