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对此进行深度调研,走访各地普通学生、家长、体育老师、校长以及教育部负责官员等各方相关人士,对学校体育顽症现状、原因,以及未来解决方案进行探讨,希望能推动学校体育走出误区,切实向前发展。
导读:“如果有来生,要做一个瘦子,没有胖子的忧伤……”
这些文字的作者名叫李宇翔,江苏徐州市大学路实验学校的初二学生。他小学毕业时体重已经达到260多斤。对于今生瘦身,他一度绝望。
李宇翔来自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从小和周边孩子不同的是,他先天得了一种怪病,让他与体育活动绝缘,在失落、胆怯和自卑中度过本该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直到一缕阳光投射进这个孩子充满阴郁的人生,让他脱胎换骨,憧憬未来。
学校体育系列调研(二)|体育是否进高考引争议,“鱼”与“熊掌”能否兼得?
导读:作为全民关注的年度大考,高考政策走向牵动人心。教育部在去年底印发通知,明确要求从今年起自主招生高校在校考中增设体育科目测试。此举被视为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即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质与运动能力的测评今后有可能被纳入高考。
关于体育是否该被纳入高考的讨论由来已久,褒贬不一。有些人谓其乃遏制青少年体质下滑的良方,有些人则斥其强化了应试教育,扼杀学生的运动乐趣,还有不少人担心体育考试的公平公正性。体育到底该不该进高考?高考“指挥棒”下,提高身体素质与享受运动快乐能否兼得?体育高考的公平性又该如何保证?一系列问题拷问着广大教育工作者,也拷问着每一位学生和家长。
学校体育系列调研(三)|王登峰:中国学校体育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化
导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以思维清晰敏捷、观察问题深刻到位而见称于业内。近日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用三个成语描述已经提上日程的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移风易俗、改天换地、众志成城。他表示,中国学校体育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化”。
学校体育系列调研(四)|基层声音:学生体质状况不佳,问题出在哪里?
导读:应新华社记者的商请,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体育教研员车纯给记者致信论述学校体育的现状。他常年的一线实践与潜心观察汇聚笔端,化作恳切言词,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