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聚焦 » 正文

留坝校园足球模式引国家级媒体热切关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14  浏览次数:91

     十年前,一位学哲学的中学校长和一位数学老师因为对足球的热爱,搭档建起了陕西留坝县中学发展校园足球的管理和训练班子,慢慢形成了“留坝模式”校园足球的雏形。十年后的今天,学校已有10余名队员输送到各级足球专业队,更有师晓敏等三名队员入选国少队,还有多名学生考入西安体院等高校。足球为留坝的娃娃们插上了梦想的翅膀,帮助他们走出大山,改变了人生轨迹。


 
    土质操场作球场,两块砖头作球门,场地问题就这样“解决”了。曾在陕西省青年队踢过球的数学老师张素洋自然是教练的不二人选。招生问题也难不倒满腔热情要发展校园足球的陈军,他让同事买来了200套球服、200个足球发给有意愿参与的学生,而球队从最初浩浩荡荡的200人越踢越少,到最后留下的只有20人,这便是第一批足球队员。如今,这所中学全校1600多名学生都参与到足球运动中,组建起的高水平足球队也有120多名球员,成为陕西省数一数二的球队。



最让陈军引以为傲的是2015年学校组建的训练班。在他看来,训练班实现了教育和体育的高度融合。队员们每天和普通学生一样上学,只在下午放学后训练两个半小时,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质量,同时聘请陕西省女足原主教练李旦担任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主教练,这让球队的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两年时间,留坝县中学的女足队伍从一支默默无闻的球队成为陕西省冠军。如今,学校男女足队伍已多次参加全国足球比赛,今年女足队还在全国中学生足协杯比赛中收获了第五名。球队的成绩越来越好,留坝县中学也有了与西安体院、陕西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的机会,为娃娃们畅通了升学渠道。

  球队的优异成绩让学校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训练条件也有了很大提升。操场已升级为人造草皮标准足球场地,还建起了标准的五人制足球场。此外,2016年在县政府的支持下,学校在营盘村建设了一个拥有4块标准足球场地的足球训练基地,每年县财政拨付260万元支持学校发展校园足球。

足球对升学率有很大提升,实践证明发展校园足球是正确的。娃娃们把球踢好,学习抓好,即使球踢不出来,也可以考上大学,有好的出路。”陈军十分看重足球的育人功能,“我们的目标是以球健体,以球启智,以球育人。发展校园足球是一种教育手段,目的是通过足球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人。”

  如今已是留坝县教体局副局长的陈军能更好地实现他的校园足球发展理念。陈军提出的“1352”校园足球发展框架,其中:“1”是以留坝县中学打造国家级校园足球示范学校,“3”是以当地火烧店小学等三所小学打造省级校园足球学校,“5”是表示50%,指其余中小学可将足球作为两个特色项目之一进行发展,“2”是选择两所规模较大的幼儿园进行幼儿足球探索。“只有一家发展校园足球是走不长远的,全县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留坝县中学,都是校园足球的梯队。”陈军说。

在这个大部分由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孩子组成的足球队里,足球不仅是孩子们掌握的一项技能,更让他们找到了归属感,感受到了凝聚力和家的温暖。

  当年的数学老师张素洋已是留坝县中学的副校长,他熟悉每一名队员的情况。他告诉记者,如果不踢球,有的女娃可能16岁就嫁人了。因为足球,学校初中的升学率达到了百分之百,零流失率。足球让娃娃们树立了信心,有了归属感。希望通过足球,让每一个交到我们手上的娃娃不走歪路、不荒废,都有出路。

  “我踢球最大的收获是队友们,队友间的感情是什么都比不了的,我们已经形成默契。”初三年级的陈忠丽踢球已三年有余。因为踢球,她走出了大山,每个学期她们都有三四次到外省比赛的机会。在珠海、北海,她看到了心仪已久的大海,并爱上了这些海滨城市。对于未来,陈忠丽希望自己能够踢好球,考进武汉大学。她说:“我的身体没有人家好,但是我灵、巧、快。足球是我的爱好,让我的生活更有趣,也增加了我的人生阅历。”

  2014年开始执教留坝县中学球队的李旦见证了娃娃们的成长,更与娃娃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足球让娃娃们变得愈发自信,帮助他们走出大山,考上好的大学,拥有更好的未来,这在李旦看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好好踢球,未来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已成为留坝娃娃们的目标。这里的老师和教练用热爱和坚守为娃娃们铺就了一条足球之路,而娃娃们则用梦想和努力绘就美好未来。

转载自《中国体育报

记者:李雪颖 卢苇

 

扫一扫分享本页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中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