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聚焦 » 正文

新时代下休闲体育的定位与休闲体育的担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2-12  浏览次数:158
      我在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工作10年,社体中心英文名字是Leisure Sports,译为休闲体育,因为社会体育的英文翻译中没有对应的词。所以,将错就错我们参与开发休闲体育10年。社会体育在中国是写入《体育法》的,概念内涵有清晰表述,所以政府依法设立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社体中心的主业是若干社会体育项目管理。我们关注休闲体育,完全是个人能力的体现。我利用资源推动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了第一本《高等学校休闲体育》教材,邹时炎任顾问,我是副主编。2003年至2013年是中国休闲体育活跃阶段。国内很多有识之士为推动休闲体育不遗余力,人口皆碑,为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休闲体育有了今天的成绩,应该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应该向他们为休闲体育作出的贡献给予表彰和致敬。十年来几乎每年首都体院都举办休闲体育论坛。今年南下厦门,得到厦门市人民政府的支持,感谢厦门市人民政府对休闲体育的支持。
 
    
      今年我想借用区块链技术谈一谈宏观休闲体育发展问题。借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宏观探讨休闲体育的定位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谈一下宏观休闲体育的三个问题:新时代休闲体育的定位;休闲体育发展的主要障碍;休闲体育的担当。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新时代休闲体育的定位。政府体育部门为什么不设立休闲体育的工作机构呢?现在社体中心改革,进行协会实体化改革,职能发生重大改变,已经没有休闲体育的含义。我认为主要是休闲和休闲体育的私益性质所决定。私益性事务由社会和市场供给。政府主要解决公共服务、公益事业。我过去研究过,私益可以转化为公益,由政府供给,休闲体育就是从众多休闲方式中转变为公益事业的。
    
      十年来我们借用世界进入休闲时代的大趋势,来推动休闲体育。但在我国崇尚节俭勤劳,反对游手好闲、好逸恶劳的传统观念下,举步维艰。但是,在我们辛勤推广休闲体育的过程中取得了共识,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同,得到了这样的结论:休闲体育“三最特点”,是最讲道德规范、最文明、最有广泛参与度的休闲方式。这是十年来阶段成果:休闲体育是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休闲,是讲文明树新风的休闲,是增进身体健康、社会和谐的休闲,是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认可和积极参与的休闲。休闲体育是在满足吃穿住行基本需求和基本消费后,进行的高级需求和消费升级的重要方面。休闲体育具备人民性,是我国人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体育逐步成为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内涵。
    
      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宏观探讨休闲体育的定位,是休闲体育发展的新境界新天地。人的生活是由生产劳动和休息二大部分构成。没有休闲就没有完整人生,就不可能完善人格。生产劳动创造财富,休闲消费财富,消费时间金钱、消费体力精力和生命。休闲的真谛在于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消费。完善人格,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是休闲的本质追求。相对于生产劳动而言,休闲是消费,休闲是消费端。因此,我们可以定位:休闲体育就是体育消费,就是体育消费端。休闲体育是关于体育消费和体育消费端的体育。
    
      2014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46号文件,是休闲体育的重要转折,是休闲体育转变为体育消费,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支持的事务,休闲体育发展进入新时代。46号文件证明,中央和政府重视体育消费,进而重视体育休闲,重视休闲体育。从此进入   我国政府重视和支持休闲体育的新时代。46号文件明确了新时代休闲体育的内容: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体育用品制造销售,包括与其他产业融合。明确了下一个十年阶段和阶段目标。指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消费需求更加旺盛,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体育用品制造销售层次多样,供给充足。促进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实现体育产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群众体育健身和消费意识普遍增强,人均体育消费支出明显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5亿,体育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全民。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16]85号)要求积极扩大新兴消费、稳定传统消费、挖掘潜在消费,改革创新增加消费领域有效供给,补齐短板,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2018年10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主动扩大进口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共同发展的长远考虑。中国将顺应国内消费升级趋势,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居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增强,培育中高端消费新增长点,持续释放国内市场潜力,扩大进口空间。
    
      过去休闲体育的私益性困扰了我们,影响了我们的视野。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为休闲体育发展指明方向,特别是消费升级的定位为休闲体育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休闲体育是体育消费端,是国内消费升级趋势的重要方面,是重点培育的中高端消费的新增长点,蕴藏巨大国内市场潜力。政府给休闲体育提出了明确的任务,阶段划分,工作内容和目标标准。休闲体育进入政府支持和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二、休闲体育发展的主要障碍。休闲体育作为体育消费和消费端,主要由社会组织提供,市场调节供给。市场经济强调公平竞争、维护产权、克服垄断。垄断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我国体育是在计划经济的模式发展起来的,必然存在计划经济的体制机制弊端,并制约着休闲体育市场的构建和发展。我主要谈两个垄断。一是体育协会垄断;二是学校体育垄断。
    
       体育协会是一定会员参加的非营利公益性组织,它具有一定的合法垄断,即协会对认可其协会章程的会员,参加和举办的体育活动具有合法垄断权。但往往这种合法垄断会扩大为非会员和所从事的体育项目,形成所有人只有从事该体育项目,均受其垄断,这称之为非法垄断。造成少数人垄断全体人参与该运动项目的现象。甚至是一人一协会、协会图章垄断所有人参与该运动项目的现象。这种垄断现象,限制了体育市场形成,体育消费发展,限制了休闲体育的健康发展。克服非法垄断现象,必须明确协会必须依法组织,不得营利;协会人员不得从中获取报酬。
    
      青少年学生是体育消费的主体,也是休闲体育的主体。学校体育除正常合法垄断体育教育内容以外,应该给学校和学生更多的选择和参与休闲体育的权利。学校体育向社会开放,向市场开放,向休闲体育开放。
    
      三、新时代休闲体育要有所担当。休闲体育具有“三最特点”,成为政府支持和鼓励的休闲方式,纳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范围。休闲体育要坚持人民体育的性质,为人民服务,适应消费升级,提供基本公共消费服务。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超越阶段,反对奢侈浪费。过去我研究休闲体育的阶级性阶层性和民族性,实际上仍然对体育消费有借鉴的意义。
    
      当前,国际奥委会推行奥林匹克运动,主导体育运动,对体育实行项目审批管理制。我国效仿国际通行惯例,也实行项目审批管理体制。我国目前审批的运动项目,大概有100多个,基本上是奥运会项目。审批项目实际上是体育部门允许举办全国性比赛的项目。许多运动竞赛项目并不适合休闲体育。休闲体育项目的审定还是一个空白。这种状况会产生一些混乱现象,容易误解休闲体育和非休闲体育,体育消费和非体育消费。一些不符合体育精神、体育道德的项目,借扩大体育消费的机会,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诋毁了体育休闲的价值和意义;有的借机唯利是图,金钱至上,不注重体育运动的效益;有的借机买断体育协会,私人垄断市场;有的贩卖黄色、赌博性、毒品性质的娱乐项目,毒害青年一代;一些腐朽没落、低级趣味、媚俗恶俗的项目乘虚而入,扰乱体育消费市场,诋毁休闲体育价值,严重影响了休闲体育的健康发展。
    
      休闲体育必须有所担当,承担中央文件要求的体育消费和休闲的任务,明确主营方向和业务范围,坚持5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引领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有效融合,构建体育小镇等新兴休闲体育运动方式。休闲体育要“四符合”,符合中华体育精神;符合体育道德规范;符合体育运动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需求和广泛参与度。对伤害公众利益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项目要有所限制。明确反对黄、赌、毒活动,抵制腐朽没落、低级趣味、媚俗恶俗项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世进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把好人民体育和为人民服务的政治关;把好休闲体育专业业务关。休闲体育注重体育产业与旅游、文化、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的消费和产业融合,坚持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培育和发展,走出去、引进来,扩大休闲体育国际交流,提升国内休闲体育竞争力,为建设体育强国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原国家体育总局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公治民      
转载来源于:中国体育报
 

扫一扫分享本页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中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