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教授奋战抗“疫”一线
“我想干的事,你们谁也挡不住!”83岁的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授、呼吸病学专家杨德昌,则刚赢了一场家庭辩论。老教授不顾家人劝阻,主动请缨参与抗击疫情的工作,像17年前抗击非典时一样,杨德昌再次冲上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许多人告诫,说我年龄大了免疫力差,更容易被感染。可无论我多大年龄,疫情当头,我就当以国家、人民为重,接待每一位咨询者。”杨德昌说。1月20日,得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被确定为陕西省新冠肺炎省级定点医院,杨德昌就参与到抗击疫情的工作当中。 他每天到医院听汇报、议方案,精准给出诊疗指导意见,亲自对医院每天的留观病例和疑似病例进行指导,悉心指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后辈们。
2月7日8点,24小时内紧急集结的交大一附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再次兵发武汉;2月8日,在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元宵佳节,交大二附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整装出发;2月10日9点,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出发奔赴武汉江夏区方舱医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驰援湖北的陕西高校医护人员超过300人。
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里,像杨德昌教授一样主动投身防疫工作的医护工作者还有很多。
科研人员担重任
“平均每位新冠肺炎患者在患病期间,将会感染6个以上的健康人。”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研究中心主任肖燕妮提出,“在加强对患者接触人员追踪隔离的同时,更应采取措施让所有的人都尽可能‘自我隔离’,即降低每个人的有效接触数——这是目前最有效的防疫措施。”
面对来势凶猛的疫情,肖燕妮领衔的生物数学团队,与陕西师范大学生物数学团队以及加拿大的科研团队合作,利用相关疫情数据,采用动力学模型和统计计算方法,预测出此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的基本再生数为6.47。“利用数学工具研究突发性传染病的传播、控制,服务于公共卫生策略,是我们的工作与责任。”肖燕妮说。
面对疫情中不同人群出现的心理问题,陕西师范大学集中专家、学者,第一时间编辑出版国内首个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指导读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心理健康指导手册》,对疫情影响下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进行科学分析,并给出各种应激状态下心理应对的方法及心理危机干预措施,减轻疫情对大众心理的干扰和可能造成的心理影响。
不需要荧光定量PCR仪等特殊的仪器设备,用水浴锅等简易设备65℃恒温,仅需15分钟即可完成扩增反应,快速、简易,检测结果肉眼可见。面对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陕师大闫亚平教授团队开展技术攻关,测试成功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快速检测试剂盒(恒温扩增法),可实现检测试剂盒的常温储存和运输,反应体系中只需添加模板即可,简化了操作步骤,适于基层医院开展快速筛查和疫情监控。
在线课堂助力战“疫”
为什么现在还没有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苗?目前被抢购的药物靠谱吗?2月2日,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副教授崔涛开通视频直播,为网友讲解微生物学、病毒学科普知识,解读防控措施,传播防控有效方法,引导大家科学理性地应对疫情,在网络的另一端,4000多人正在收看本场直播。面对网友的提问,崔涛结合所研究的微生物学知识,一一给予答复,并介绍了人体免疫原理、病毒感染原理、疫苗和药物研究过程等知识,帮助大家客观认识疫情、冷静应对疫情。崔涛说:“我希望用我的专业所学,提高广大群众科学防护的意识和能力,坚定依靠科学战胜疫情的信心。”
“新年第一天,祝福2020越来越好!”大年初一,西安交大文治书院26位湖北籍学生收到了辅导员董研林的新年祝福以及贴心提醒。“面对五花八门的疫情信息,要有自己的甄别能力,冷静客观,尽量做到不出门。”得知要延期开学,董研林又马不停蹄忙起来,制作了“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发展”网课。一节10分钟的线上课程,从案例选择、写稿、备课到录制完成,董研林需要准备四五个小时。课程已于2月1日上线开课,20课时,每日更新。
开学延迟,西安交大做好教育教学、思政教育的行动并未停止。学校创新教育方式,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学习资源,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学工部组织学校8个辅导员工作室,推出涉及日常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业辅导与指导、职业规划、国际化教育等方面的课程,全方位助力学子战“疫”成长。西安交大学工部部长周远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们利用这段时间充实自己,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同时坚定战“疫”的信心,自觉做“科学的传播者、谣言的粉碎者、健康的守护者、家庭的关爱者”,展现年轻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采。
(稿件来源: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