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聚焦 » 正文

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对中国体育产业的影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26  浏览次数:993
 2020年春节,一场源自武汉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肆虐中华大地。作为一次重大的社会事件,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将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产业的状况直接决定了经济发展状况。当前,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爆发,给经济活动、人员流动等都造成影响和限制,大多数体育机构业务处于停滞,不少已经开始承办的业务被迫中止,绝大部分已签约的项目也被推迟或解除,新接洽的业务无法洽谈。因此,业务量和业务收入会不同程度出现一定的滑坡,对我国体育产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形成一定制约。

文/体银智库团队

一、疫情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

(一)总体影响

2003年“非典”发生时,我国体育产业规模很小,17年后,体育产业初具规模,截至2018年底,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26579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1%,发展势头良好。目前,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对体育产业影响较大。从2015年到2018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年均增长18.41%,按此增速,2019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达到31472.19亿元,2020年体育产业总共规模将达37266.22亿元,体银智库认为每月将对千亿的产业规模产生影响,同时也对每月大约500多万体育产业从业人员产生影响。

 表一:2015-2017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体育竞赛业影响

2003年“非典”发生时,5月暂停原计划的国内比赛86项次,备战雅典奥运会的工作受到影响。当前,受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影响,大约至少有100多项赛事取消、暂停或延期,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支撑板块,体育竞赛表演受影响较大。其中职业队、赞助商、观赛者、文创衍生品以及餐饮、娱乐、住宿等短时间内将受到影响。从2015年-2018年,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业年均增长25.10%,按此增速,2019年体育竞赛表演业规模将达到365.2亿元,2020年将达到456.8亿元,体银智库认为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每月将对大约几十亿元的体育竞赛表演业规模产生影响。

 

表二:2015—2018年体育竞赛表演业总规模(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场馆健身业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康意识提升,场馆健身业发展势头较快。作为依附场地设施的重要业态之一,如果肺炎疫情持续时间较长,将对场馆健身业产生如下影响:

一是健身门店面临关闭或空场风险。

多数重点疫情地区的健身场馆面临闭馆及空场风险,而其他地区的健身场馆即使不被关停,从自我防护的角度,会员外出健身的意愿和频次也将大幅度减少。

二是现金流压力加大。

健身业是新型业态,近年虽需求大增,但是居高不下的会籍成本使得受众仍局限在部分人群,不太普及。同时,健身业是人力密集型行业,健身教练成本较高、房租成本较高,因此健身业是对现金流要求较大的行业。受疫情影响,若超过两月,将会出现部分健身门店关闭风险。

三是面临会员流失、裁员风险。

虽然健身房纷纷宣布健身卡同步延期,但是长时间的缺乏“链接”,将导致私教和团课用户的流失,这可能是比健身房闭店影响更为长远的事情,从而导致裁员甚至健身店面老板“跑路”现象。

此次疫情,对体育培训业影响较大,疫情短期内不结束,体育线下培训业将无法启动,全国诸多体育培训机构将陷入“停摆”状态。即使采取线上培训,受各种条件制约,短期内难以产生实质性的收益。从2015年—2018年,体育培训业年均增长109.8%,当然此数据受国家统计口径调整影响,有所增长。我们按前三年行业平均增速17.40%进行测算,2019年体育培训业总规模2021.6亿元,2020年体育培训业总规模2373.3亿元,体银智库预计每月将对上百亿元的体育培训业规模产生影响。

 

表三:2015—2018年体育培训业总规模(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四)冰雪产业影响

受北京冬奥会成功申办,近年我国冰雪产业发展较快,根据我们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共有600多家雪场(带2条索道),雪道面积69079479.24m2。2018—2019雪季,共接待33325543人次。全国600多家家冰场场馆,共接待16688177人次。按年均10%的增幅,2019—2020雪季,预计雪场接待36658097.3人次,冰球场馆接待18356994.7人次。除去免收费、低收费人群,冰雪产业年规模大约在6000亿元左右。当前正是滑雪的季节,受疫情影响,本雪季重新开业基本不太可能,2019—2020雪季,体银智库预计我国冰雪产业损失规模约在千亿元左右。

一是雪场收入暴跌。    

每年春节期间是雪场营收“黄金期”,大家趁春节假期参与冰雪运动,并带动餐饮、住宿、娱乐、度假、培训等以及各类滑雪、滑冰装备设施联动发展,其收入在整个雪季权重较高。目前受疫情影响,雪场全部停止,本雪季应是开工无望,各大雪场收入将会出现暴跌。

二是雪场季节性用工面临挑战。

雪场是季节性用工,而非常态化用工,雪场用工总体呈不稳定态势。受疫情影响,雪场骤然停止运营,将使大部分冰雪场所培训师资面临失业及裁员风险,不利于下个雪季可持续用工。

表四:全国滑雪人次最多的10个省市(资料来源:根据各类资料整理)

表五:各地冰场接待人次(资料来源:根据各类资料整理)

(五)体育用品制造业影响

当前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影响从服务业延伸到制造业已经不可避免。体银智库根据天眼查统计,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大多是成立5—8年左右的企业,规模不大、技术含量不高,企业积淀不多,资金储备等抗风险能力较低。

一方面,体育用品制造业本身会因为复工延迟、流通减速等原因,造成短期的生产滞后;另一方面,由消费、服务、进出口领域的影响也会蔓延到体育用品制造业,会反应在体育用品制造业订单量、库存量的减少上。同时,由于新型冠状肺炎的传染途径,大家都集聚在家,也会抑制体育用品消费,并且线上零售,由于一定程度的”交通管制“和疫情期间物流系统异常繁忙,货品也难以及时抵达。但具体影响有多大,还需要看疫情持续时间,如果在本月内结束,有影响,但影响不会太大。根据国家统计局PMI指数看,截至2020年一月份,还未表现出疫情的影响程度。预计本月底,相关指标应该有所体现。

从体育用品制造业生产环节看,春节假期正属“淡季”,疫情影响最大的时期处于“休假中”,休假延迟会对体育用品制造产生一定影响,但不会产生重大影响。一旦恢复开工,即可迅速补回。就体育用品制造而言,疫情爆发期间可以通过“减少库存”来保证有关产品正常供给。一旦恢复后必然有一个大幅“补库存”的过程,二季度体育用品制造业将会明显高于去年同期。

从体育用品消费环节看,春节期间恰恰是消费”旺季“,但是由于疫情,大家消费热情受到”抑制“,表现在一季度的营收上会有一定程度的回落。但是一旦疫情过后,将会得到消费”释放“,体育用品消费在二季度也将迎来反弹。

表六:2018年一月——2020年一月采购经理人指数变化情况(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当然受疫情影响,有些不容忽视的因素,也需要引起重视。

一是体育用品制造业成本上升。

本次疫情爆发在春节假期,国家延长假期,企业停工停产,各省几乎都启动一级应急相应机制,多地“封城”,部分铁路、航空、跨省长途客运、省内客运、市县公交停用,非常时期必要的“管制”增加等等,以及工人返工延迟,体育用品制造业生产都将受到严重影响,因停工停产造成的人工成本、房租成本、库存成本、物流成本等都会上升。同时,从人工成本看,人员的复工速度和复工率是衡量制造业影响程度的典型指标。体育用品制造业当前仍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很多劳动力来自于内陆省份,人员流动困难。原材料是制造企业的生命线,也因为交通管控运不进来,也会造成成本增加。此外,有些企业是要按照日期完成订单的,如果不能按时复工,完不成订单,也会造成损失。

二是体育用品出口受阻。

当前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人们对进出口贸易的担忧进一步加剧。世界卫生组织虽然 “不建议限制贸易和人员流动”,但随后多个国家发布旅游警示,关闭与中国接壤边境,部分取消与中国的往来航班,甚至限制14天内到过中国的非本国公民入境,中国与世界经济交流的物理联系不可避免地受到阻隔。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总体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中低端市场占有率较高,受疫情影响,将导致中国体育用品业出口受阻。

三是体育制造业裁员风险增加。

根据就业率函数I=lnL=lna+αlnY(I为就业增长率,Y为经济增长率,a为常数,α为就业增长弹性系数),社会就业尽管与就业增长弹性系数有关,但更与经济增长率密不可分。在就业弹性系数一定的情况下,经济越景气,就业形势越好,反之则相反。由于出口受阻,会导致体育用品制造业用品出口受阻,产品挤压,应收货款减少,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高。为了度过难关,一部分体育用品制造业会收缩业务,减少投资,裁员风险会增加。根据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末,我国体育制造业法人单位4.3万个,从业人员236.3万人,其吸纳人员占全部体育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的53.2%。原本吸纳就业率不错的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不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社会就业空间变得十分狭小。保就业就是保民生,体育用品制造业裁员风险值得关注!

四是知名运动装备品牌受损值得关注。

股市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先行指标。疫情发生后,中国体育用品知名品牌李宁、安踏、特步、361等股价集体下跌。资本市场传导到到实体经济还需要一定时间,但疫情短时间内不能得以控制,将对几大知名体育运动装备品牌造成较大影响,进而影响整个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

二、疫情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趋势

彼得德鲁克曾指出,“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从商业规律上来看,此次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对于整体经济固然有影响,但是影响程度取决于疫情防控的进展和成效,且影响也是阶段性、暂时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体银智库认为,未来,中国体育产业将呈现如下发展态势。

一是国家更加重视群众健康,将为体育产业发展带来良好的驱动力

经济发展,归根到底要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了全方位的巨大冲击。疫情危机过后,国家将会更加重视群众健康,更加重视人居环境健康,将会全方位着力部署提高群众的健康指数、幸福指数,将会在人、财、物上加大对群体健康的支持力度。体育作为先导性、自助式、主观式的自我防护的事业,将在推动群众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征途上愈加强劲,将为体育产业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是群众更加重视健康,将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社会关系等社会因素,从而对体育产生巨大的影响。体银智库认为,主要表现在

1.人们因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而改变了生活方式,有更多的余暇时间参与体育运动。

余暇时间是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前提。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主要通过短距离飞沫传播、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及密切接触传播,它的传播需要一定的环境和场所。受疫情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所发生的明显变化主要表现在几方面:一是改变娱乐休闲方式,由过去的热衷于去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泡网吧、串门聊天、通宵打牌转变为体育锻炼、户外活动等;二是改变生活起居习惯,由过去的晚起床睡懒觉转变成早起床早锻炼;三是闲暇活动将由“消除疲劳型”、“体质投资型”、“消遣娱乐型”向“体质投资型”转变。群众为了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和抵抗病毒的能力,将把更多的时间投入于体育运动。

2.疫情影响体育运动价值观念的形成,人们的体育参与热情将得以空前提高。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生命在于运动“。疫情的肆虐,促进人们形成正确合理的体育运动价值观念。疫情让每一个人都直面“健康还是病痛”、“生存还是死亡”,它使人们把社会认知的基础转回到人的自身、生命的本质上来。没有健康,一切将无从谈起,否则留下的只会是遗憾。当人们认识到体育运动可以改善机体内环境、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时,参加体育锻炼以强身健体成了人们的发自内心需要的自觉行为,人们的体育参与热情得以空前的提高。这样体育消费支出将会显著增长,人们更能接受“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消费观念,实物型体育消费、参与型体育消费和信息类体育消费,均呈快速增长态势。

三是新型技术手段广泛应用,将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创造力

1.体育产业向多元化、数字化、融合化发展。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伴随着旺盛的互联网应用需求和巨大的体育市场空间,新型技术将进一步向体育领域渗透,使得体育产业不断融合教育、 医疗、 旅游、 文化等资源,朝着全球化、多元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

2.精准化、个性化、敏捷化生产将成为潮流。

未来,随着广大群众日益增强的个性化、多样化体育需求,体育领域精准化、个性化生产将成为潮流。体育企业将秉持“产品智能化、运动科学化”发展思路,利用互联网采集并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推进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柔性化改造,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并通过专业而全面的运动健身器材与服务,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专业、科学的运动健康解决方案。

3.新型体育产业跨领域平台发展体系得以构建。

借助移动互联的推广,通过企业主导、市场选择、动态调整的方式,未来,各类资源汇聚共享、信息技术广泛交流,体育产业数据实时流转、产业运行透明监测的跨行业、跨领域的体育产业互联互通平台将形成,促进体育创新资源、生产能力、市场需求的集聚与对接,提升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加快全社会多元化体育资源的有效协同,提高体育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构建开放、共享、协作的体育产业生态体系。

四是社会生活方式变革推动体育供给方式发生改变

按照历史的经验,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后,随着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真实的人与人之间的频繁沟通接触将被以虚拟环境代替,意味着社会生活方式发生变革,快速、便捷的网上购物、网上培训、网上娱乐等将迎来一个春天。

体银智库认为从体育用品制造业看,着眼未来,受此次疫情影响,随着技术发展和库存成本、用工成本增加,体育用品制造业将会更多地布局线上消费、电商消费。商家可以通过VR技术或平台,将产品”零距离“送到大众客户面前,立体沉浸感强,能够带给客户在线上就能获得更真实的线下购物体验。线上线下消费将是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主流。

体银智库认为从健身业看,良好的财务状况、健康的品牌形象、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是自身强大的”免疫力“。未来,健身行业将会利用网络开展线上宣传,以此来维护客户、维护线上媒体和社群,进而增加粘性,为线下服务储备”粮食“;同时积极开展线上健身、线上瑜伽等体育培训,推动线上和线下销售相结合,提高销售多元化程度,降低成本。

体银智库认为从体育培训业看,疫情期间大家“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快速、频繁地养成了用户网上购物的习惯,同样,对于各地教培机构”被迫“线下停课的情况,必定会加速养成用户在网上学习和上课的习惯。特别是随着近期官方宣布将面向全国所有教育培训机构免费开放直播等技术,帮助同行业所有机构将面授课堂转为在线直播课。这次疫情将助推早已被验证的线上教学场景的发展,也倒逼线下的体育培训企业加速向线上转型。特别是未来将利用VR技术,构建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等教学环境,发展虚拟备课、虚拟授课、虚拟考试等体育教学新方法,促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打造体育培训虚拟实训基地,持续丰富培训内容,提高专业技能训练水平,满足各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培训需求。促进虚拟现实体育培训资源开发,实现规模化示范应用。其快速、便捷、低成本、广覆盖将为体育培训业创造更加繁荣的发展空间。

 

扫一扫分享本页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中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