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聚焦 » 正文

新时代中国“健康校园”体系的理论与实践——以北京大学为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1-03  浏览次数:458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能否具备良好的健康素质,是我国能否实现《纲要》目标的重要因素,也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兴旺发达。
    我国在校学生有2.89亿,学校是青少年进行文化学习、体育锻炼、接受健康教育、掌握生活和工作技能的场所,可以说学校的总体建设目标和质量决定着国家、民族的未来。而大学是学校教育的最高学历教育阶段,是青年人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以及生活、学习习惯形成的最重要时期,也是整个中国教育生态链中最后一环。大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京大学近年提出建设“健康校园”的设想与规划。这既是从中国国家战略上提出的建设目标,也是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提升北京大学国际影响力的校园建设重要项目。北京大学借鉴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OSU)基于社会生态模型建设健康校园的成功经验,以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ports Federation, FISU)《“健康校园”标准》(Healthy Campus Standard, HCS)为指导,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和北大特色,积极推进学校“健康校园”建设,并于2021年2月成为全球首批4所被FISU授予“健康校园”铂金级认证的高校之一,也是亚洲唯一获此认证的高校。
    2021年5月,教育部“师生健康 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启动仪式落户北大,国家教育部、卫健委、北京市教委、体育局、大体协的领导参加仪式。北京大学的“健康校园”建设已经获得显著的成功以及国内和国际上的高度认可。本文将从实施背景、理论模型、评估体系和保障措施四个角度介绍北京大学“健康校园”项目,旨在为未来“健康校园”项目在国内和国际推广、落地实施、科学评估建立基础。

北大“健康校园”的实施背景
    健康是人民最具普遍意义的美好生活需要,在2016年8月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提出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同时提出要“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1]。
    而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受到社会、学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全国范围的监测数据表明,在成长的过程中,青少年的体质水平呈现出逐年下降的状态[2],在大学时期达到最低点[3]。此外,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有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中存在抑郁症状的比例超过40%[4]。这些情况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并在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引导和改进。为更加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深入贯彻落实《纲要》要求,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专项行动,培养师生健康意识、观念和生活方式,从2018年开始,教育部开展“师生健康 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2021年,这一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启动仪式落户北大。
    北京大学向来重视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以此作为全面育人和立德树人的基础。
    早在20上个世纪初,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就从哲学层面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全人教育观念,百年来影响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北京大学章程》写道:“培养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健康体魄与健全人格、独立思考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全球视野的卓越人才”。
    进入新时代,北大把健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引导师生树立正确健康观、提升健康素养、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让健康知识、行为和能力成为师生普遍具备的素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师生健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的第十三次党代会和2019年初召开的“双代会”上,都提到“德才均备、体魄健全”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北大也喊出“健康校园,体育先行”的口号。北大希望能够培养“健康体魄与健全人格并重的卓越人才”,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让师生能够在这些活动中“自我教育,全面发展”,强调运动、饮食、营养平衡的健康教育,注重和谐环境的维护与建设,完善医疗服务和风险防控机制。
   在启动“健康校园”生态系统建设之前,北大已经在与校园健康相关的数个领域取得一定的成果,如体育教研部在身体活动和体育运动领域,餐饮中心在饮食与营养领域,北京大学医院在疾病预防领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在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领域等,但缺乏有效的评估方法和一个将各个领域都囊括其中的组织管理机制及其背后的理论框架支撑。

“健康校园”的理论模型
    “健康校园”的建设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北京大学“健康校园”建设主要受到以下理论的启发。其中,社会生态学模型是行为学领域的经典模型,从促进健康行为的角度为北京大学“健康校园”提供理论支持;OSU模型是基于社会生态学模型的“健康校园”理论框架,并已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成功的,因此OSU模型从评价、管理等实操的角度为北京大学“健康校园”的建设提供支持;FISU模型从健康的多维度概念出发,将“健康校园”的实施准则进行归类并细化,为北京大学“健康校园”的建设提供行动指南。

2.1 OSU模型
    Bronfenbrenner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社会生态学模型(Social Ecological Model),在其提出之后至今的几十年里,Mcleroy K R,Bibeau D等众多学者不断对其进行发展和完善[5, 6]。社会生态学模型强调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对健康行为的影响,认为针对于多层次因素的干预措施是最有效的改变健康行为的方式[7]。北京大学学者张戈教授在健康行为生态学模型框架下,通过在北京大学开展案例研究,也佐证这一理论在高校健康校园促进领域的有效性[8]。社会生态学模型认为健康行为的促进有4个核心原则:
1) 健康行为受到多层次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2) 不同层次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3) 不同健康行为的社会生态学模型存在差异; 
4) 针对于多层次因素的干预措施是最有效的改变健康行为的方式。
    Mcleroy等人在Bronfenbrenner的理论基础上,将影响个人健康行为的因素分为个人、人际、组织、社区和政策五个层次,该模型在公共健康领域被广泛采纳,许多如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等权威公共卫生机构建议研究者们采用社会生态学模型来指导健康促进干预[9]。
    OSU被认为是全美国最健康的校园(America's Healthiest Campus)[10],长期致力于创造健康的校园环境,也是美国最早做到“无烟校园”的大学之一。而OSU的健康校园建设正是基于社会生态学模型的。OSU为建设健康校园制定许多有效的措施,开展丰富的促进校园健康的活动,并与许多国家级的健康机构进行合作。根据实践经验,OSU总结出建设健康校园的理论模型,用以指导健康校园项目的计划、实施和评估


    OSU模型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各部分围绕轴心循环转动,体现出健康校园是一个复合性、多维度的有机整合系统,需要数个领域的协同联动。模型的中心代表着最终目标,回答“为什么(why)?”的问题,即成为最健康的校园,校园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最有创造力、最充实、最成功、最幸福的人。圆心往外一层代表着健康校园的对象,回答“谁(who)?”的问题,即学生、教职工和社区。
    OSU将学生和员工的健康结合到一起,并认为学校的师生作为社区的一员也应为建设健康社区做出贡献。模型的第三层和第四层代表健康校园的维度,回答“什么(what)?”的问题。
    OSU倡导的健康分为身体、情感、精神、社交和职业五个维度,同时也强调这些维度上的和谐。这些维度与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相合,即“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衰弱,而是身体、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完好状态”[12]。
    OSU模型还举例列出各个维度下的子维度,例如情感维度下就包括心理健康与幸福、自我同情、适应力、压力管理、自信/自我肯定这些具体的方面。
    OSU模型的最外两层代表健康校园的实施策略,回答“如何(how)?”的问题。这两层指出,OSU模型健康校园的实施重点分为四个层级,即个人层级、人际层级、机构层级和环境层级,通过针对多个层级的措施来最大程度地促进健康行为。
    OSU模型作为一个理性决策模型,脱胎于OSU建设健康校园的成功经验,涉及健康的多个维度,为全球其他高校的健康校园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2.2 FISU模型
    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有所下降,学习压力等多方面的因素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水平受到影响[13, 14]。为支持学生们保持或采取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学校应当为学生们创造有利健康的环境。“健康校园”项目在许多高校、组织和协会中都曾被提出和实施,除上文提到的OSU外,美国大学健康协会(American College Health Association, ACHA)[15]、欧洲大学生体育协会(European University Sports Association, EUSA)[16]和FISU[17]也都曾有过相关实践。
    2020年,FISU发布HCS,为全球大学的健康校园建设提供模型(以下简称“FISU模型”),帮助学校从多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打造全方位的健康校园和社区。FISU模型在全球七所高校进行首批试点,北京大学为中国范围内唯一一所高校,其余高校还包括:瑞士洛桑大学,意大利都灵大学,俄罗斯莫斯科鲁德恩大学,澳大利亚珀斯大学,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拉马坦萨大学,以及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
    和OSU一样,FISU也关注健康领域的多重维度。FISU模型的核心在于通过交叉协作的方式,打造全方位的健康概念。为达到这个目标,符合WHO对健康的定义,FISU希望帮助大学将健康融入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不仅针对体育活动,还要针对与健康相关的其他领域。
    在FISU模型中,“健康校园”所涉领域被归纳为以下7个方面:
    1)健康校园管理:学校和相关单位通过跨领域的协作方式对“健康校园”项目进行计划、实施、推广、评估及改进等;
    2)身体活动和体育运动:学校和相关单位通过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来满足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需求;
    3)饮食与营养:学校和相关单位承诺并提出具体的计划,使学生保持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疾病预防:学校和相关单位计划并实施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活动预防传染和非传染性疾病;
    5)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学校和相关单位制定计划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压力、适应不同的社会场景、增强归属感;
    6)风险行为:学校和相关单位制定规章制度并开展活动来减少学生中危害身心健康的行为;
    7)环境、可持续性、社会责任:学校和相关单位为校园生活创造平等、包容的环境,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向社会传递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HCS不仅关注大学师生的良好健康和福祉,还涵盖零饥饿,优质教育,性别平等,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减少不平等,可持续城市和社区,负责任消费和生产,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等数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以期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针对以上7个方面,FISU都制定详细的实施准则,共计100条。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仅展示身体活动和体育运动模块的细则(共计33条,表1),其余模块的实施细则可在FISU“健康校园”官方文件中获取。


北大“健康校园”评估体系
    正确的评价体系和指标有助于项目的管理和改进。北京大学“健康校园”项目的评价体系可以分为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和结果评价(outcome evaluation)两方面。过程评价主要用于确定项目是否按照预期计划实施[18]。
    对于北京大学“健康校园”项目这样综合型、多部门协作的项目,过程评价可以帮助精细评估项目不同模块实施的质量。北京大学“健康校园”项目过程评价可以分为内部的和外部的两部分。
    为进行内部评价,北京大学根据FISU“健康校园”项目框架,结合中国特色和学校实际,把“健康校园”项目的过程评价分为9个维度:
   (1)战略部署、行动计划
   (2)角色、责任和人力资源
   (3)财政资源
   (4)设施和设备
   (5)校园领域体育发展
   (6)校外网络建设
   (7)健康计划和服务
   (8)社会责任
   (9)评估与改进。
    每一个维度都包含具体的评价细则(表2),这些评价细则为北京大学“健康校园”项目的长期管理提供指南。这些维度从整体架构、任务落实、社会责任、学校担当、项目宣传、校内、校外等方面进行总体设计,将校园区域中与健康相关的诸多因素逐一梳理而成。在第9项中,对总体评估的方式再进行反思和提高,使健康校园的评价体系能有一个不断更新、改善的外部提升和自我造血、不断改进的良性循环流动。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健康校园”项目的过程评价被非常细化地分为9个维度,但这9个维度的权重暂时没有区分。
    在后续的实践和研究中,北京大学将与FISU密切合作,制定出更加详尽的、有相关权重赋值的、可测量的过程评价体系。

   
    同时,北大加入FISU全球“健康校园”项目,借助国际平台对北大“健康校园”项目建设过程进行外部评价(表3,表4)。
    在HCS中,FISU模型里的被认为与校园健康相关的7个领域都有相应的标准。除上文中已提到的身体活动与体育运动领域的33条标准外,健康校园管理领域共有33条标准,饮食与营养领域共有8条标准,疾病预防领域共有7条标准,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领域共有8条标准,风险行为领域共有5条标准,环境、可持续性、社会责任领域共有6条标准,共计100条标准。
    加入项目后,北大注册FISU“健康校园”平台,提交证明达标的材料,由FISU进行评估。根据HCS,评估通过40-50条可以获得合格认证(Certified),评估通过51-65条可以获铜级认证(Certified Bronze),评估通过66-80条且每个领域下至少满足1条可以获银级认证(Certified Silver),评估通过81-90条且每个领域下至少满足2条可以获金级认证(Certified Gold),评估通过91-100条且每个领域下至少满足3条可以获铂金认证(Certified Platinum)。FISU也将利用这一平台展示各高校提交的材料中优秀的、有特色的成果。参与这一评价,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北大对标国际对于校园健康的定义,自查“健康校园”建设成果,从而建设全方位的“健康校园”,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国际交流,在学习外国高校建设健康校园经验的同时也拥有发出中国声音的平台,向世界展示中国高校的健康校园风采。北京大学目前已获得铂金认证,成为全球第4所获得最高级别认证的高校。
    在FISU的评估中,北大共通过99条标准,总通过率为99%,除管理领域外,其他6个领域通过率均为100%。这一评估过程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动态的。根据FISU的要求,高校每2年需重新向FISU提交相关材料,FISU将重新进行评估。这一要求也将促进北大不断提升校园健康水平,致力于为整个校园社区创造更加健康的环境。

   
    北京大学“健康校园”项目评价体系的另一方面为结果评价,主要评估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19],即前文中提到的“从多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FISU“健康校园”项目并非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起点。获得FISU铂金认证固然可喜,但北京大学建设“健康校园”的初衷并非是为获得铂金认证,而是为能够更好地促进师生以及周边社区人群的健康,以及师生对校园的满意度,因此还应该从健康等角度衡量项目的成功与否。
    根据健康相关理论和前人的实证研究[20],北京大学“健康校园”提出以下几个结果评价指标:
    1)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主要是指个体对生活状况的总体评价,分为认知评价和情感评价两部分,通过生活满意度量表、正负向情绪量表等方式测量[21],主观幸福感可以从主观角度来评价“健康校园”项目的成效。在过去的几年中,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每年都对在校学生的幸福感进行调查,从体育的角度探究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并证实体育锻炼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幸福感[22, 23]。
    2)体检:主要从生理病理等指标对师生的健康进行评价,由于北京大学有着十分出色的校园医疗体系,对于体检结果的监测可以更精确地反映出北京大学“健康校园”项目在疾病预防等方面的成效。
    3)体质测试:与体检的侧重点不同,体质测试的重点是评估耐力、力量、柔韧性等身体素质指标,这些指标是人们完成日常工作和享受生活的基础。通过对师生体质的长期监测,可以动态连续反映“健康校园”项目对于促进身体素质的效果,并有针对性地对项目进行改善,尤其是体质测试占体育课成绩的20%的措施效果显著。
    4)师生保有率(retention):尽管该指标在国内使用较少,但在国际上是反映一所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比如OSU就将高师生保有率作为其“健康校园”的重要依据。北京大学正在逐年增加师生保有率,“健康校园”项目的目的就是要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校园,而教职工是否愿意长期在校工作、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学习都是评价校园环境的重要指标。除上述这些定量指标之外,北京大学“健康校园”项目的评价还会定期对师生进行访谈调查,深入收集师生的想法和意见,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对项目进行评价,为以后的项目改进提供支持。北京大学“健康校园”项目将长期对上述指标进行监测,以评价项目的长期效果,并不断地对项目进行改善。

北大“健康校园”的保障措施
    OSU模型强调“组织”对于建设健康校园的重要性,HCS的100条中与“健康校园”管理相关的标准多达33条,而北京大学“健康校园”的建设同样需要组织管理层面的保障。
    OSU模型和FISU框架都认为,由于“健康校园”涉及健康的多个维度,因此其建立和实施需要学校多个部门的协同工作。所谓协同是指在一个系统内部,组成系统的各子部分之间的交互协作作用,使得整个系统成为一个有序的整体的过程[24]。
    在OSU的模型中,健康被分为身体、情感、精神、社交和职业五个维度,健康的状态即是这五个维度的和谐状态。而FISU的框架则直接指出有七个领域与校园健康密切相关。
    HCS在制定过程中也建立专家组,专家组成员来自全球高校、研究机构或国际组织,覆盖体育、营养、医疗、心理、学生工作、可持续发展等方方面面。
    可以说,HCS就是不同领域的人员通过协同工作而制定的。不管是5个维度,还是7个领域,落地到北京大学的实践中,都不可能由一个单独的部门开展建设,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建立协同机制,借助多部门的力量完成全方位的“健康校园”建设。北京大学“健康校园”项目通过校长办公会成立专项工作组,对标OSU5个维度和FISU7个领域,由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牵头,联合党委宣传部、医学部、学生工作部、国际合作部、房地产管理部、基建工程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大学工会、共青团北京大学委员会、计算中心、北京大学医院、燕园街道办事处、餐饮中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保卫部15个部门。工作组定期召开会议,共同进行健康校园管理,并分管各自相关领域工作,按需协作,通过协同工作来建立一个常态的、有序的、可持续发展的,既有中国特色,也与国际接轨的新时代中国大学健康校园(表5)



    每一个部门在健康校园体系中都有着重要的、具体的职责,同时也会根据工作实际与其它部门协同联动。
    例如:体教部负责体育教学、体育竞赛、场馆运行、体质测试、师生体育社团的辅导和管理。目前全校共有8支高水平代表队,46支普通生代表队和719名注册运动员,54个体育类社团,开设50余门体育课程,每年举办北大杯、教工杯、新生杯、硕博杯四大杯赛以及包括春秋季运动会、新生运动会、体育文化节、健身盛典、夜奔、晨跑、迎新跑、毕业跑、冬季越野跑、冰雪课堂、跑射联项赛、铁人三项赛在内的“强体魄”系列赛事活动。同时体教部还承担师生体质测试工作,为师生提供运动处方等个性化服务。在涉及教职员工、留学生、社区居民的运动时,还需要工会、国际合作部和街道办等部门的协同工作。餐饮中心与体教部正在推进“食来运转”合作项目,餐饮中心和体教部运动营养方面的专家和计算中心的信息技术人员联合工作,以期能够对师生的科学膳食、热量摄入和消耗等知识进行普及推广,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师生的饮食进行记录、跟踪、评价。校医院负责师生每年的体检工作,体检结果将与体教部的体质测试结果汇总进行分析,在疾病预防、干预等方面服务北大师生员工。心理咨询中心一直为师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发现有问题的学生,组织一对一的帮扶,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减轻同学的心理痛苦。学工部出台相关规定,开展好思政教育,规避校内风险行为。房产部和基建部规划校园空间,努力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保卫部在所有领域大力支持场馆场地的使用及活动的组织,特别是在防疫常态化时期为学校健康校园建设正常进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网信办和计算中心将“健康校园”项目建设纳入北大“智慧校园”建设系统工程,为实现全方位的数字化、信息化、可视化做出重要保障。



 

扫一扫分享本页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中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