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聚焦 » 正文

王登峰:新时代 新机遇 新挑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2-28  浏览次数:50
    在党和政府多年来的关怀领导下,学校体育工作有了长足发展。当前,面对新时代,学校体育应如何把握住机遇,破解什么样的难题,这应是当下学校体育工作所必须正面面对和准确回答的问题。



一、与体育直接相关的新时代特点
   
1.经济社会发展为学校体育奠定坚实基础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广场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正式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习近平总书记在九个“必须”的第二个“必须”中明确提出:“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美好生活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2个标志:一是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发展教育就有了充足的条件保障,回顾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中国教育面临的环境、所具备的条件、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条件的改善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新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为教育的腾飞、教育的优先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教育的目标也更加明确,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和担当。

    因此,在谋划教育发展,尤其是体育发展时,必须要与社会发展要求相结合,这是新时代最突出的特点。

2.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达到了全新高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的素质也在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高,对人的素质要求就越高。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论述有2条,一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是对社会财富极大的丰富;二是人的素质,就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规则的社会形态,也就是经济社会发展到最高水平时,人的素质也要达到最高水平。马克思既给出了结果,也给出了过程,结果就是全面,过程就是自由。自由就是让他自然而然地发展,这样就会实现全面素质的发展。这就是马克思说的“自由王国”。在达到“自由王国”之前,我们还一直处在一个“必然王国”阶段,“必然王国”就是我们会被自己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所束缚,这些规章制度一方面能够促进社会有序发展,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实现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因素。而人的素质如何能达到全面呢?那就需要社会上对人的全面素质的要求一以贯之,在所有方面(含评价)都按照全面发展安排,所以在实现共产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就需要不断地克服“必然王国”带来的对人的全面素质发展的束缚,不断推进人的全面素质发展。
    中国进入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已经不仅是要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了,而是上升到要培养能够引领社会朝着共产主义方向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才不仅仅要满足这个时代的需要,还要求能够引领未来,即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应该是超前的,而且这个超前会更快、更强地带动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成效。这是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最突出的一个特点,也是我们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3.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突出表现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要面对的是一个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育在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全面小康水平时,我们对人的全面素质的要求也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与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放在一起思考,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在人的全面素质培养上应该更突出哪些方面。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做好这项工作,他提出教育要在6个方面下功夫,这6个方面实际上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人才规格的全面阐述,即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这6个方面的素质恰好是人们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必须具备的,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厚重的爱国情怀、良好的品德修养、博大的知识见识、顽强的奋斗精神,则完全无法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国的教育,特别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给我们的挑战。我们必须要拿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更加重视爱国情怀、奋斗精神、团队合作,这才是新时代最重要的一个特点。

二、新时代体育的价值

    在新时代所要完成的人的全面发展和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环境下,体育所具有的价值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谈中国发展体育事业、发展足球事业,首先是为了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即生命第一、健康第一;其次是为了弘扬国民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最后是提高中国足球、提高中国体育的竞技水平。我们要不要获得世界冠军?答案是肯定的。但在获得世界冠军前,首先是国民的健康、国民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这是体育的价值,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新时代体育的价值。

    蔡元培先生有一句名言:“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为什么能健全人格?是因为体育的价值。体育的价值在于竞技,它要求人们在约定的时间、地点,按照相同的规则,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争夺锦标。胜者固然可喜,但败者不应气馁,胜者不骄、败者不馁,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才是对青年人身心发展最大的挑战,也是促进青年人身心和谐发展的有效举措。所以体育,特别是竞技体育,能够带来的是整个年轻一代的身心和谐、整个社会的进步和世界的和平。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尊重队友、各司其职、奋力拼搏、胜不骄败不馁,这才是体育的价值。

三、学校体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转变观念看学校体育

    无论是体育教育工作者,还是体育教育研究者,抑或是校长、县长,首先要实现思想观念上的转变,要真正认识到在人的全面发展中,体育是不可或缺的。学校体育是教育的基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教会、勤练、常赛”。要教会学生运动技能特长,要组织经常性的训练、全员参与的竞赛。这是实现体育价值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不做这样的改革,新时代对中国教育提出的要求就无法实现,就难以完成教学改革,就难以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我们的中国教育使命。

    “双减”政策被很多人看作是学校体育的“福利”,而实际上则是有喜有忧。喜的是学校体育终于在校外培训中留了一席之地,忧的是“双减”政策后,有人说“学校体育开展了这么多年,居然连学科都不是”,深思之,似乎也有些道理。作为“五育”中的体育有课程标准,但是有教学标准吗?有教学效果、教学成效的标准吗?教和没教有什么不同吗?教得好和教得差有什么不同吗?学了和没学有区别吗?如果没有区别的话, 那它怎么是学科?这些都是引发诸多思考的问题,也是转变观念亟待解决的问题。

2.改善条件,完善师资、场地设施

    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是目前还有些学校没有体育教师,没有体育场地。日本从明治维新以后,学校体育就成为了他们最重要的课程。时至今日,日本从幼儿园到大专院校的学校所有建筑面积中,体育场馆的建筑面积占到36%~50%。我们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过程中,能否像日本一样,在学校有三至五成的体育场馆,能否像语文、数学、外语一样,要教师有教师、要场地有场地、要仪器有仪器、要经费有经费。要实现上述目标,就要转变思想观念,这个观念的转变需要专家们的呼吁与鼓励。

3.有关体育评价的作用

    关于体育评价,首先要调动社会、政府和教育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要把体育作为教育的基础和“磨刀石”,应该把体育的办学条件、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体育素养作为核心指标看待,而不应该仅把它当作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学科。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调动政府和学校,在办学条件的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学与学科建设方面,真正把它当作一个重要的问题看待。

    我国自1985年开始进行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至今已有35 年,然而,最近几年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仍一直保持稳定下滑的趋势。虽然有一些高校明文规定“体质健康不达标不能毕业”,但目前看来,这一条规定并不能贯彻落实。这引起了学校校长和书记的高度重视。评价和激励要首先从体质达标的角度实施,要把它变成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北京市在每年各区学生体质健康抽测完成后,都进行排名,市长要对排在倒数5所学校所在区的区长进行谈话,排在前面的进行奖励。通过这些措施, 较好地提高了校长、区长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

    前面讲到“自由王国”和“必然王国”,评价如果变成了全面,就会从“必然王国”走进“自由王国”。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就是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要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系,即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目前,我们的评价还较片面,要构建全面培养体系,就应下大力气构建全面评价体系。

    分数只是对教育内容、知识、学生掌握程度的一个标记, 所以体育要加分,本身就破除“唯分数论”了。这个问题需要专家们进行引导,不应再用应试教育的方式推进素质教育,推进德育、推进智育、推进体育、推进美育、推进劳育了,每一育在评价体系中应该如何编排、组织、实施,最后如何评价,这才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扫一扫分享本页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中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