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让成年人更加注重体育锻炼,同时也让正处于活泼好动时期的青少年,增加了居家健身活动的时间与内容。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打乱了他们曾经参与体育活动的节奏,甚至改变了不少人的健身项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参与体育锻炼,不论是体育、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校,家长等,都在为其创造适合他们的居家运动。
如今,我国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各地的学生逐渐返校上课,体育健身场地设施也逐步恢复开放。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不仅事关青少年的健康,同时也是增强学生身体免疫力的重要途径。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学校体育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其中,不仅对青少年在校期间参与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等提出要求;同时,对参与的体育项目也提出建议。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明确要求“切实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要求”。
每天锻炼一小时,不仅可以保证学生的健康,同时也是促进青少年成长发育的必要方式。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这样写道:“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育是最好的教育,它不仅可以教会学生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同时,也能历练他们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更能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遵守规则的意识、与人合作、宽以待人的精神。
促进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不仅需要教体部门协同发展,同时也需要学校、社会的支持,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家长的通力配合。一段时间以来,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不足,有一部分因素在于家长对于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认识的不足,认为书本上的知识更为重要,甚至是担心因为体育运动而影响孩子的学习,更有甚者担心体育运动给孩子造成身体的伤害。其实,对于这些问题,作为家长大可不必担心。作为最好的教育方式,体育将会给孩子带来健康、智慧以及成长。
赢了比赛开心笑,输了比赛痛快哭,跌倒了站起来继续前行……体育运动像极了浓缩的人生,高潮与低谷、顺境与挫折,短时间内让人可以体验一遍人生况味,而生命的厚度就在一次次体育运动中得以积累。
人生需要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达观的心理、坚强的意志,体育恰恰可以让人在蜕变中得以完美。动起来,你将收获最好的教育;动起来,你将收获最好的成长。
曾经的体育,我们是只有比赛,只有获胜。竞技场上,胜者欢呼雀跃、笑容灿烂;负者垂头丧气、神情落寞。体育带给人们的情感冲击直接而强烈,这一点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实际上无论输赢,都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都会有人生的收获。
我们有些遗忘了体育很重要的教育功能。有没有人真正的想过,体育难道不是这天下最基础,最好的教育吗?
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说道: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许多人把体育比赛的过程比作浓缩的人生,高潮与低谷、顺境与挫折,短时间内体验一遍人生况味,确实有增广见闻、加深生命厚度的作用。
从审美角度来看,只是体育之魅力,而在教育者眼里,体育不仅能壮筋骨,还能调感情、强意志,是人格教育的最好方式。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这样写道: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说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从体育运动开始。当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时,是对卓越和荣誉的追求。为此付出的艰苦训练,考验的是敬业精神和意志力。最后在公平竞争中收获尊重和友谊,完成自我实现和超越。有没有人真正的想过,体育难道不是这天下最基础,最好的教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