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体育学科有其自身特点,应发挥其课程优势,从而成为促进核心素养落实的有效途径。体育课在落实核心素养方面独特的优点和学科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体育课可以成为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有效载体。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既要专心聆听老师的讲解,又要认真观察老师的动作示范,勤加练习才能掌握动作要领,需要较好的身心协调性与精神专注性。由于体育课大多是在室外上课,相对于教室的封闭空间,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受到干扰。这样,在教学中更能培养学生集中精力、提高注意力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能够专心致志是学习的基本保障。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在老师讲课时精神不集中,不能专心听讲。一些学生作业出错,字迹潦草,也往往和注意力不够集中有关。在体育教学中,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讲解完毕之后,可以让学生复述动作要领,检验学生是否认真听讲。学习和认知事物离不开观察,观察能力也是学会学习的重要保证。学生只有认真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并准确把握动作要领,才能学会动作。如果随意看一下,是做不出规范动作的。老师可以在示范之后,找学生做示范动作,让其他学生给其正姿。这样,配上积极、有建设性的教师评价,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体育课是集教、学、练于一体的教学活动,当学生学会技术动作后,认真刻苦的后期练习是形成技能的保障。在练习时,只有认真,动作才能不走样;只有刻苦,才能练得更好。这些综合学习,在培养学生认真刻苦的坚强毅力和品质方面有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
其二,在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和健全人格上,体育课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在培养学生与人交往和合作的能力方面。其他学科,学生大都是坐在座位上静态学习,缺乏交往和交流。而体育课是动态的学习活动,学生处在不断运动和交往中。分组练习和低年级的游戏教学更是教学常态,体育比赛也随时可以举行,这些都是集体活动。如果说其他科目学习是个体的,体育课的学习更具集体性,老师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让学生成为既有健康体魄,又有健全人格和人文情怀、生活在集体中的人。
不管是在教室里,还是在操场上,总会看到角落里孤独的身影,这些学生大多有家庭和性格原因。除此之外,作为独生子女,娇气的学生也大有人在。如何让这些学生从家庭文化中走出来,接受社会和校园文化,使其成为不娇气、不自卑的孩子?创建正常的人际关系和人际认知,既是体育课的独有优势,也是体育课责无旁贷的责任。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就要跳出学科教学,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角落里的孩子,要让他走出角落,走进大家的视野,融入班级活动和班级文化之中。教师在分组练习和游戏活动时,要多给这些孩子一些关注,多给他们一些机会,让其成为阳光快乐的一员。对于娇气的小女生,要在活动与合作中磨炼掉其身上的娇气,使其变得勇敢,并能悦纳同学交往中的一些正常事件。而那些骄横、有攻击倾向的男孩,更是应该高度重视,不能让其成为“熊孩子”,校园欺凌事件往往就是这些孩子“做大做强”之后实施的。体育虽然不是德育课,但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品质和健全人格也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三,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生活理念,更是体育课在落实核心素养上的分内职责。
体育课是期末非考试科目,没有学期考试压力,便于教师放开手脚,灵活多样地开展教学活动。传统的体育课重体育活动和体育技能的教学和练习,而忽视了体育课的其他功能。新课改以来,许多体育教师开始探索新的教学形式。体育课不只应教学生一些体育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爱上体育,喜欢运动。小学体育课要树立健康体育的理念,学习体育技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锻炼身体,让学生掌握一种锻炼的技能。现在,很多学生不喜欢运动,体育课要让这些学生养成运动习惯,爱上运动。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运动和健康的重要性,一方面也要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拥有运动技能,形成运动习惯。同时还要给学生讲解有关的健康知识和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理念。健康,不只是肢体健壮,还包括饮食和生活习惯。如果没有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单纯的体育锻炼很难保证个体生命的全面健康。
其四,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上体育课也可以大有作为。优美舒展的体育动作,挺拔飒爽的身姿,是运动之美、健康形体之美。树立起学生的健美理念,可以有力促进学生的运动积极性,提高其生活品质。核心素养落实到体育教学中,会反哺体育课堂,有助于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实验小学/康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