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青少年篮球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0-17  浏览次数:162
作者:宝鸡市卧龙寺中学   韩文侯  云龙

摘要:本文通过资料法,访谈法等方法,分析我国目前青少年篮球教学、训练和竞赛现状中的不足:1)升学就业压力 影响篮球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中高考体育加试制度亟待改进;2)体育教师或教练员负担过重 培养输送渠道不畅;3)裁判水平和管理机制 制约篮球人才培养体系发展;4)教练员“运动派”占主流 缺乏教风教方面的的生动活泼的局面;5)社会、市场、校内外机构的培训力度不足等现状,严重制约了我国基层篮球在青少年健康成长过程中应有的引领作用,提出:1)青少年篮球去商业化;2)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解放和发展篮球生产力 大力改革中考体育考试制度;3)完善裁判员和教练员的管理、培训和奖惩机制;4)尽快启动篮球项目专项管理竞赛机制 积极开展校园联赛;5)加强政策机制研究等建议,以期为篮球运动的健康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政策法律和机制基础。

 

 

 

 

 

 

 

 

 

 

 

 

 

 

 

 

 

 

 

 

基层青少年篮球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

    韩文       侯云龙

宝鸡市卧龙寺中学    宝鸡市宝钛集团子校

1.研究目的

近年来我们的基层青少年篮球教育与训练效果不理想:一方面,高水平竞技层面新人缺乏,国际竞赛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基层相对于篮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发挥不理想。本文试图从宏观展望,细节分析,调研推理入手,分析篮球人才培养现状与不足,寻求整体解决方案,为我国基层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从体制机制、运作方式等层面提出建议。

2.研究方法

2.1资料法

通过网络和文献阅读,收集相关青少年篮球学习培训竞赛资料,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2.1访谈法

通过与我省四个地市的教练、裁判、家长与队员问卷、了解不同地区青少年篮球运动现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建议,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就目前篮球现状与相关专家进行研讨,探讨改革目标途径。

3.结果与分析

3 我国基层青少年篮球运动训练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3.1升学就业压力 影响篮球人才的质量和数量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省市相继发文,高度注视青少年体质健康,各地普通学校减负工作有所显现。但中高考选的是“学优生”,社会、家长、学生参与篮球训练和运动势必压缩学习时间和精力,势必在中高考选拔中处于劣势,影响了参与篮球运动青少年的数量和质量;升学就业方面的信息不对称和制度不健全,呈现了“低龄化参与,高年级退出”,以及参与青少年的概率极低的尴尬局面:把青少年积极热情参与的篮球运动,变成了基层艰难的应付比赛、寻求中考加分为终极目标现状。

3.2 中高考体育加试制度亟待改进

能享受中考体育免试的只有县区级以上的前三名队员,并且这体育五十分,参加考试学生分值差异不大,相对于中考660分总分来讲,杯水车薪,大多数都不愿意舍本求末,为那么几分让孩子“耽误”学习时间,去打篮球!参与篮球学习和训练比赛的只有小学4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学生多,起始年级和毕业班几乎为零。教练员反复低水平重复劳动,使他们以完成比赛任务为目标,篮球人才培养目标,更多的是无奈和沮丧!

3.3 体育教师或教练员负担过重 培养输送渠道不畅

基层工作任务多、工作量大,各种达标、创建、评选、教研、课题等任务层出不穷,教师教练超负荷无偿工作,能完成参赛任务就是万幸,无法细化、强化和促进篮球人才的培养。

没有集中培养或者极少培养,输送的人才匮乏,参加各级比赛的想法和效果之间难以达成统一, “以赛代练”,这样“练”的效果和打的基础可想而知!

输送渠道对于基层教练来说还是比较陌生和不畅的,缺乏相应的人才评估体系和培养输送渠道,缺乏政策引领。目前,我省各中学名校,开始在小学、初中毕业生中选拔篮球特长生,但是,要求过高或收费过高,能达到要求和交得起学费的,只有那些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和收入理想的中产阶级家庭,而在广大平民出身的孩子只能羡慕。

3.4 裁判水平和管理机制 制约篮球人才培养体系发展

3.4.1 裁判员学习交流不足

这几年基层篮球裁判人数、水平,改善提高幅度较大,但是缺乏学习和交流,有些裁判以自我为中心、对篮球运动理解和执法尺度有偏颇,甚至把篮球精神和比赛,当成自我表演展示的机会和平台等现象屡见不鲜。

3.4.2  裁判员组织监管和收入等因素制约了裁判原数量和质量

裁判员是体育部门间接领导下的篮球协会零时组织管理,而承担的却是行业系统的比赛执法,没有直接的的纪律和法律制约;第二,裁判员报酬过低,执裁中出现争执和矛盾等风险较大,很多有优秀潜质的裁判员逐渐消失在赛场;第三,法律和监管缺失,是裁判队伍稳定健康发展的缺憾;第四,裁判争议缺乏相应的第三方受理、评估和处罚机制,对于篮球运动的健康发展和人才培养是极大的、残忍的和自戕式的伤害,这一空白和缺失,亟待完善和解决!

3.5 教练员“运动派”占主流 缺乏教风方面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退役运动员担任教练,优点是实战经验和心理体验更为丰富,经验多,系统综合理论素养需要提升,创新和因材施教方面显然不足,但是他们社会影响大,在当今篮坛一线和重要岗位比例较大;而体育教育出身“学院派”,篮球运动的时间和经验明显弱于运动派,但是他们理论基础和综合素养较高,注重基础,严谨认真,善于学习,但是缺乏大赛经验,知名度不足,基本都在基层从事教学普及工作,大型重要赛事很难有学习、参与机会;目前培训、学习提高的机会和平台明显不足,这就造成了以“学习”为主的学院派教练员难以在重大赛事中一显身手,更别说经验累积。因此国内教练员队伍基本都是运动员经历占主导。笔者认为,指教理念和风格单一,是我国篮球在国际竞技水平止步不前的一个重要因素。

3.6 社会、市场、校内外机构的培训力度不足

第一,各地方把一定数量的个人或者机构合法化到体育和篮球的人才培养体系当中,但是,由于各系统的管理政策束缚,没有真正放开市场,难以引入更多的有效的社会力量参与。

第二,校内的阶段性启蒙教学和训练、包括学生、家长以及通过现代媒介的学习锻炼,基本都是无法满足和保障篮球人才培养的需求,甚至在普及层面上都基本停留在运球和三步投篮等最基础的层面。中考项目、达标压力、理论要求以及各种其它比赛,包括教师的学习、研修、评比等等要素影响,学生喜闻乐见的篮球运动乐趣得到启发和锻炼的概率少之又少,这也就是学生内心越来越不喜欢上体育课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校外的社会资源有限,比如场馆和优质的师资资源,只能使得极少部分经济条件允许且家长支持的孩子受益,也只能是阶段性的。遇到阶段考试和升学,也都停止,训练时间只有周末和假期。

第四,真正会教、能教而且想教孩子们打好篮球的大多数人,集中在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他们有教育培养孩子篮球的机会和能力,但有多少时间精力投入到篮球教学训练中来,有多少社会和政策支持和引领?有多少平台给他们提供施展的机会,有多少家长和孩子愿意在一个学段(2-3年内)坚持学习锻炼?在当今的学业压力下,不言而喻、凤毛菱角。更不要提在校外辅导强化或者组织比赛了。如何解放和发展篮球的这一部分真正生产力,是我们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普及和提高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工作者面临的首要课题。

学生的时间、精力,家长和社会认知,学业压力等因素,使得经济条件和信息渠道较好的个别学生得到了培养提高,享受了优质教学资源,篮球人才培养市场处在萎缩和甚至趋向停滞状况。市场的杠杆作用没有显现,社会力量在培养中的数量和质量依然有限。既不能实现优秀篮球后备人才的需求,更不能填补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

4 结论与建议

4.1 青少年篮球去商业化

商业化的篮球运机制,催化了资本运作和职业联赛,也引发了人们内心物欲空间,弱化了使命感和荣誉感,从心理上弱化了我国篮球的世界竞争力,尤其是青少年篮球培养应该首先去商业化,但一定要市场化(满足学生和社会对篮球爱好和参与的市场需求)。即抛弃急功近利的思潮和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教育的商业化和青少年篮球培养的商业,都是对社会公平的践踏和社会差距扩大化的助长,不利于公民受教育平等,更助长了孩子内心对经济和物欲的追求,弱化了爱好、兴趣、责任感和荣誉感。因此,应尽快探索新的适合竞技篮球培养和发展的新模式,有效促进篮球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和国际竞争实力。

4.2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解放和发展篮球生产力 大力改革中考体育考试制度

4.2.1 大力解放和发展篮球生产力,校内外培养和训练相结合

把广大篮球教师从繁杂的无效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工作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鼓励和支持他们长期从事篮球教学和训练,并让他们放开手脚,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节假日开展非盈利性质的有偿训练,主管部门做好监管,使得青少年健康水平和篮球技能有真正可以依靠的主体。

4.2.2 大力改革中考加分制度,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

将中考体育分提高到100分;同时取消直接免试,对于比赛成绩好的学生,参加体育篮球专项测试,能力水平达到或接近比赛水品者可给予满分,达不到要求的按水平降分,不及格参加统一考试;还有在小升初,大学招生考试中也加入体育专项测试,以起到引导青少年参与体育和篮球运动中来,从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4.3 完善裁判员和教练员的管理、培训和奖惩机制

4.3.1 解放和优化教练员队伍

建立教练员管理培训评估体系,使他们能用较多的精力和时间,从事篮球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不断学习,提升能力,提高效率;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以及奖惩、退出机制。

4.3.2 引入完善的裁判员管理监督体系

把裁判员纳入正常的事业管理体系;工作量、水平和法律道德评估标准制定,刻不容缓;引入竞赛争议第三方评估体系和仲裁制度,并纳入法治化轨道,使得竞赛的公平性、有效性在法律和职业道德的框架内。

4.4 尽快启动篮球项目专项管理竞赛机制 积极开展校园联赛

诸如校园足球相类似的联赛机制尽快开展

4.5 加强政策机制研究

尽快成立相关管理机构并进行研究探讨实践,从基础和根源上为篮球运动的发展,探索一条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

5. 参考文献

[1] 虞重干刘志民丁海勇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0(2):8-11.

[2] 陈先良王健吴贻刚我国青少年业余训练体制的分析与改革构想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2, 26(4):52-56.

[3] 马黎磊厦门市青少年篮球业余训练现状调查分析[J], 体育科学研究,. 2007, 11(2):45-46.

[4] 吴声洗范振国黄小华我国青少年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模式改革与创新对策的研究《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2, 18(1):17-20.

[5] 薛正武,赵文革, 我国青少年男篮后备人才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2, 14(2):47-49.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EB/OL].新华网,2007-05-24.

 

 

扫一扫分享本页

 

 
推荐图文
推荐名师大讲堂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