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地区中学生慢性疲劳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抽样调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0-17  浏览次数:78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   池爱平  冯可盟

摘要:了解陕南地区中学生的慢性疲劳现状及分布特征并探究其慢性疲劳的影响因素,为中学生慢性疲劳的预防和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陕南地区10所中学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陕南地区慢性疲劳的检出率为44%,初、高中学生慢性疲劳的发生率分别为34%、52%,慢性疲劳发生率高中生大于初中生,男生大于女生。慢性疲劳的发生主要与学习负担、作息、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家庭关系、饮食、对待学习的态度等有关系。结论:陕南地区中学生慢性疲劳发生率较高,应引起学校、家长、社会各方面的重视,针对其相应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来预防和减少中学生慢性疲劳的发生。

1  研究目的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压力的日益增大,慢性疲劳人群数量逐年增高,其中少年儿童的慢性疲劳现象已引起很多国家的重视[1],甚至在很多国家慢性疲劳儿童就学遭到学校的拒绝。在我国目前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我国中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非常大,他们的身体和心理普遍存在或多或少的慢性疲劳现象[2],如果不加以控制和调节,极易转变为慢性疲劳综合症(CFS),给患者本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本文旨在通过对陕北地区中学生慢性疲劳现状的抽样调查,了解中学生慢性疲劳的分布情况并找出其主要影响因素,为预防CFS的发病提供调查依据。疲劳的客观评定指标,弥补慢性疲劳客观评价的空缺。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根据陕南的地域特征,分别选择汉中地区5所中学(汉中中学、龙岗中学、城固二中、勉县一中、洋县一中)和商洛地区5所中学(商洛城关中学、柞水中学、商南中学、洛南中学、镇安中学),对上述中学随机抽样30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
2.2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需要,通过在图书馆、网上查阅并检索近些年本地的文献期刊,以及对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分析、了解,为本文研究课题提供了理论性的依据,并明确研究目的和范围。
2.2.2问卷调查法

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94年制定的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标准(CDC-94)3、英国 Chalder 等4制定的疲劳量表(CFQ)为依据,制定本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3000份,收回29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861份,有效率为99%。其中高中1632人,初中1229人;男女比例为3:2。慢性疲劳的鉴定标准:参考石阶瑶的标准[5],符合CDC-1994标准,或达到CFQ严重性标准,即症状不足或严重性不足,分类为青少年慢性疲劳(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chronic fatigue,CF);同时符合CDC-1994标准、CFQ严重性标准和DSM-IV标准,则分类为慢性疲劳综合征(CFS)。

2.2.3数理统计法
所有资料先录入 Micosoft Excel 表格, 采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 用SPSS 20.0 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t检验、X2检验等。
3  结果与分析
3.1陕南地区中学生的慢性疲劳分布特征
对陕南地区中学生的慢性疲劳分布的调查结果见表1:
表 1 陕南地区中学生的慢性疲劳分布的调查结果
项目
总人数
慢性疲劳分布
X2
P 值
人数
比例
初中
944
321
34%
0.153
0.695
高中
1447
738
51%
   
1707
783
46%
5.762
0.016
1154
476
41%
   
在调查的陕南地区2861名中学生中,有86%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疲劳,慢性疲劳检出率为44%;慢性疲劳检出率高中生(51%)大于初中生(34%),无显著性差异(P<0.005);男生(46%)大于女生(4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6)。
3.2陕南地区中学生的慢性疲劳主要影响因素

 

对陕南地区中学生的慢性疲劳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陕南地区中学生的慢性疲劳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Logistic 回归分析,n=2861)
影响因素
标准误
X2
P 值
OR值(OR 值95%CI)
学习负担
0.057
136.881
0.003
0.780**
学业竞争
0.070
196.203
0.446
0.194
作息
0.075
157.916
0.004
0.716**
饮食
0.061
302.497
0.046
0.629*
对待学习的态度
0.060
238.406
0.003
0.650*
与同学之间的关系
0.049
124.192
0.001
0.852**
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0.071
211.133
0.002
0.670*
锻炼习惯
0.081
205.622
0.056
0.065
长时间上网
0.073
93.196
0.167
0.099
*: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表2结果显示:在学习及生活习惯方面,慢性疲劳的发生与学习负担、作息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学习负担越重,作息越不规律,发生慢性疲劳的可能性就越大;与对待学习的态度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越是对学习厌烦,慢性疲劳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正常健康学生与慢性疲劳学生在学习负担、对待学习的态度、作息、饮食方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小于0.05)。显示学习负担过重、对学习厌烦以及作息紊乱是造成慢性疲劳的一部分因素。
在人际关系方面,结果显示,慢性疲劳的发生与同学之间关系方面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与家庭关系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与家人、同学之间的关系越糟糕,慢性疲劳发生率越高。正常健康学生与慢性疲劳学生在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2),在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方面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家庭关系以及人际关系的不和谐是导致慢性疲劳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4  结论
慢性疲劳的发生与躯体、 精神、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都有关联。为了适应日益加快的社会节奏和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人们经常熬夜加班,睡眠严重不足或睡眠质量下降,使得身心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这种长期持久的精神刺激,可以直接影响相应的内脏, 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造成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疲劳[10] 。目前,人们对于慢性疲劳的发生尚缺乏全面的认识。大多数仅仅把原因归于沉重的学习负担,而忽略了家庭因素以及人际交往的不和谐。家庭也是中学生最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之一,而社会支持是CFS疲劳严重性和功能损害的持久因素[6]。民主的父母管教方式、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与CFS呈负相关[7]
中学生是慢性疲劳发生的敏感人群。本次调查结果显示,86%的调查者有不同程度的疲劳,慢性疲劳检出率达到了44%;且慢性疲劳检出率男生大于女生,高中生大于初中生。陕北地区中学生的慢性疲劳检出率(44%)要远大于哈尔滨(14.6%)[2]、苏州(12.9%)[7]及上海(21.1%)[12]。这可能与陕北地处西部地区,经济与文化相对落后,中学生的生活压力和就业压力相对较大,学生急于改变现状,精神压力也较大。学校的教学设施和体育设施相对都比较落后,因此陕北地区中学生的慢性疲劳发生率较上海等发达地区高。
在我国现有的应试教育制度下,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8-9]。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倍感疲劳,得不到缓解,很容易发展为慢性疲劳综合征,且伴有抑郁、焦虑等情绪改变,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生活学习和社会适应能力,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和国家的长久利益[11]。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慢性疲劳的发生与学习负担过重,对学习厌倦,作息不规律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有关。学习压力大,与家人、同学的关系不和谐,对学习不感兴趣这些都属于慢性不良应激,都有可能引起抑郁、焦虑和慢性疲劳综合征等慢性疾病[12]。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是应该重点关注和保护的对象。然而过度的期望和关注同时又会给中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学习负担,目前我国中学生慢性疲劳综合症的普遍发生使得学生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不能很好的融入社会、与人交往,社会生活方面和学习成绩都受到很大的影响。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心理特征、适应能力都不同,因此慢性疲劳的有效治疗比较困难,目前并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案,对CFS患者来说,主要是对症治疗,重点在管理。但早期干预可使大部分的中学生得到恢复,因此要积极做好慢性疲劳的预防和早期干预。对于慢性疲劳的预防,主要有①养成良好的作息、饮食规律,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早餐要按时吃。②要保持心态平衡,控制情绪,特别是产生紧张、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时,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宣泄、解脱及化解,尽量将这些不良情绪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13]。③适当的、规律的身体锻炼是预防和消除疲劳的有效方法。适当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有效地改善CFS患者的免疫功能及心理健康等问题并能减轻CFS患者的症状[14]。家长和学校在慢性疲劳的预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对孩子的关心要适当,给他们一定的空间,过度关心只会增加他们的压力甚至导致产生逆反心理。学校方面,应该减轻学生的压力,不能一味的灌输成绩至上的理念,保证学生每天的活动量。老师要关爱每一位学生,不知教给学生们如何学习,还要教会他们如何与人相处。设立心理咨询中心,教会学生如何自我疏导,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为中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Holmes G P, Kaplan J E, Gantz N M, et al.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a working case definition [J]. Ann Inter Med, 1988, 108(3): 387-389.

[2] 孙彩虹, 夏薇, 张昭, 等. 哈尔滨市中学生慢性疲劳综合征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09, 30(11): 968-970.

[3] FUKUDA K, STRAUS SE, HIEKIE L, et al. The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its definition and study[J]. Ann Intern Med, 1994, 121(12): 953 -955.

[4] CHALDERT, BERELOWITZ G, PAWLIKOWSKA T, et al. Development of a fatigue scale [J]. J PsychosomRes, 1993, 37(2):147-153.

[5] 石阶瑶. 青少年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江苏: 苏州大学, 2014

[6] PRINS JB, BOS E, HUIBERS MJH, et al. Social support and the persislence of complaints in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J]. Psychother Psychosom, 2004, 73(3): 174-182.

[7] 石阶瑶, 徐勇. 中学生慢性疲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14, 7: 1017-1019.

[8] 武丽杰, 孙彩虹, 夏薇, 等. 中学生慢性疲劳综合症所致学校拒绝的现况调查[J]. 中国儿 童保健杂志, 2007,15(2):39-41.

[9] 袁苹.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心理影响因素[J].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1, 5: 375-376.

       [10] 夏蒨.上海市杨浦区中学生慢性疲劳综合征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14, 35(6): 918-920.
       [11] 陈志伟,邵雅斐,李雄. 慢性疲劳与心理因素的关系初探[J]. 江西中医药,2008,04:17-18.

[12] 李娜, 张振贤. 不良应激引起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 6: 150-152.

[13] 杨辉, 牟德莲, 关云.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预防[J]. 中国社区医师, 2003, 17: 13-14.

[14] 田萌, 毛丽娟, 赵影,  等. 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发病机制及运动处方制定[J]. 体育科研,  2015, 1:45-48.

 

扫一扫分享本页

 

 
推荐图文
推荐名师大讲堂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