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陕西师范大学 池爱平 冯可盟
摘要:了解陕南地区中学生的慢性疲劳现状及分布特征并探究其慢性疲劳的影响因素,为中学生慢性疲劳的预防和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陕南地区10所中学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陕南地区慢性疲劳的检出率为44%,初、高中学生慢性疲劳的发生率分别为34%、52%,慢性疲劳发生率高中生大于初中生,男生大于女生。慢性疲劳的发生主要与学习负担、作息、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家庭关系、饮食、对待学习的态度等有关系。结论:陕南地区中学生慢性疲劳发生率较高,应引起学校、家长、社会各方面的重视,针对其相应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来预防和减少中学生慢性疲劳的发生。
2.2.1 文献资料法
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94年制定的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标准(CDC-94)[3]、英国 Chalder 等[4]制定的疲劳量表(CFQ)为依据,制定本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3000份,收回29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861份,有效率为99%。其中高中1632人,初中1229人;男女比例为3:2。慢性疲劳的鉴定标准:参考石阶瑶的标准[5],符合CDC-1994标准,或达到CFQ严重性标准,即症状不足或严重性不足,分类为青少年慢性疲劳(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chronic fatigue,CF);同时符合CDC-1994标准、CFQ严重性标准和DSM-IV标准,则分类为慢性疲劳综合征(CFS)。
项目
|
总人数
|
慢性疲劳分布
|
X2值
|
P 值
|
|
人数
|
比例
|
||||
初中
|
944
|
321
|
34%
|
0.153
|
0.695
|
高中
|
1447
|
738
|
51%
|
||
男
|
1707
|
783
|
46%
|
5.762
|
0.016
|
女
|
1154
|
476
|
41%
|
影响因素
|
标准误
|
X2 值
|
P 值
|
OR值(OR 值95%CI)
|
学习负担
|
0.057
|
136.881
|
0.003
|
0.780**
|
学业竞争
|
0.070
|
196.203
|
0.446
|
0.194
|
作息
|
0.075
|
157.916
|
0.004
|
0.716**
|
饮食
|
0.061
|
302.497
|
0.046
|
0.629*
|
对待学习的态度
|
0.060
|
238.406
|
0.003
|
0.650*
|
与同学之间的关系
|
0.049
|
124.192
|
0.001
|
0.852**
|
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
0.071
|
211.133
|
0.002
|
0.670*
|
锻炼习惯
|
0.081
|
205.622
|
0.056
|
0.065
|
长时间上网
|
0.073
|
93.196
|
0.167
|
0.099
|
[1] Holmes G P, Kaplan J E, Gantz N M, et al.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a working case definition [J]. Ann Inter Med, 1988, 108(3): 387-389.
[2] 孙彩虹, 夏薇, 张昭, 等. 哈尔滨市中学生慢性疲劳综合征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09, 30(11): 968-970.
[3] FUKUDA K, STRAUS SE, HIEKIE L, et al. The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its definition and study[J]. Ann Intern Med, 1994, 121(12): 953 -955.
[4] CHALDERT, BERELOWITZ G, PAWLIKOWSKA T, et al. Development of a fatigue scale [J]. J PsychosomRes, 1993, 37(2):147-153.
[5] 石阶瑶. 青少年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江苏: 苏州大学, 2014
[6] PRINS JB, BOS E, HUIBERS MJH, et al. Social support and the persislence of complaints in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J]. Psychother Psychosom, 2004, 73(3): 174-182.
[7] 石阶瑶, 徐勇. 中学生慢性疲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14, 7: 1017-1019.
[8] 武丽杰, 孙彩虹, 夏薇, 等. 中学生慢性疲劳综合症所致学校拒绝的现况调查[J]. 中国儿 童保健杂志, 2007,15(2):39-41.
[9] 袁苹.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心理影响因素[J].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1, 5: 375-376.
[12] 李娜, 张振贤. 不良应激引起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 6: 150-152.
[13] 杨辉, 牟德莲, 关云.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预防[J]. 中国社区医师, 2003, 17: 13-14.
[14] 田萌, 毛丽娟, 赵影, 等. 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发病机制及运动处方制定[J]. 体育科研, 2015, 1: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