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大讲堂 » 教学科研 » 正文

浙大体育课改背后的课程改革“高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9-26  浏览次数:197

在浙大紫金港校区,要问最热闹的地方在哪里,不是图书馆,也不是那些绿油油的草坪,而是学校的田径场。

 

(浙大田径场上跑步的学生,颇为壮观)

 

为啥这么多人?原来,近日,浙江大学对2018级起的本科生体育课程教学实行改革。今后本科体育教育教学课程更具体系化,由课内体育、课外体育两部分构成。除了将原来每学期36课时的体育课提升至54课时,还将每天下午原本用于其他课程的“第十节课”(16:45~17:30),统一安排为体育活动时间。

 

浙大体育课改内容

 

此次改革后,浙大本科生的课内体育项目包括:专项教学课,专项辅导课,专项训练课。2018级学生每学期必修54个学时的体育课,包括32学时的课堂专项教学,16学时的课堂专项辅导课,2学时的体质健康测试,2学时的运动安全教育和体育理论考试,以及2学时的校园体育竞赛。

 

专项教学课分长学期专项教学课与短学期专项教学课。长学期专项教学课为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必修课,目前共开设篮球、排球、足球等36个专项,共60个课程。专项辅导课也是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必修课,拟设8个以上运动俱乐部,拟开设30个以上专项课程。每星期都会有丰富的校园体育比赛,供学生选择参加。

 

学校甚至明确规定,每名学生都至少要参加一次校园内的体育竞赛。

体艺APP打卡锻炼时间

 

浙大自行研发了一款跑步软件“体艺APP”,用于学生锻炼时记录打卡。为了避免作弊,每次锻炼结束,学生还需要上传适时的照片到APP上。

 

 

学校在评分标准中规定,想要拿到浙大体艺APP跑距锻炼满分的同学,必须在有效锻炼时间段内,完成有效跑步距离和有效跑步时间。每学期学生要跑满48次,每次的有效距离为:男生超过3.5公里,女生超过2.5公里,才能拿到此项目的满分。也就是说,为了拿到跑距锻炼的满分,男生每学期要累计跑168公里,相当于绕周长约15公里的西湖跑11圈。女生要累计跑到120公里,相当于绕西湖跑8圈。

 

网友打call体育课改

 

目前,这些改革措施已经实施一周,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田径场上锻炼的学生越来越多。此次改革的力度之大,手段之新,为全国高校之首。为此,网友纷纷点赞表示支持。

 

@果衡木子(浙大学生家长):看到学校如此举措,一直担心孩子进大学后就不锻炼身体的心终于落下来了。


@逆光(学生):本来不喜欢跑步,因为跑步打卡次数与体育成绩挂钩,不得不去跑步。但是坚持几天后发现,这种强制和逼迫的锻炼方式,并没有让我觉得难受。


@星子(老师):如今大学生能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并不多,浙大的体育课改,为学生们打下了终生锻炼的基础。

 

学校不仅希望通过这样的变化,培养出浙大学生自觉锻炼的好习惯,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还希望通过体育竞赛培育学生的精神与品格。在改革的语境下,浙江大学的体育课改无疑是一次成功的课改案例。

 

目前,大学课程教学似乎什么都不缺,但唯独缺了一份“真”,少了一份“实”。前段时间,不少高校开设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却屡屡沦落为“水课”,而学生也乐意享受“酱油课”。大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大学课程究竟需要改什么?对此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大学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学校迷向,课改打错了靶子

 

大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套相互衔接、互相支撑、层层递进的课程体系。一段时间以来,国内不少大学从各自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入手,围绕专业设置,对本校课程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完善。

 


 

不管学校的排名如何,课改基本围绕这几点:组织各方专家进行论证、调研,对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计划、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深入的修订和完善。尽管这些高校都狠抓改革,但都是针对课程、课堂和教材这些以“教”为主导的理念之下的要素的改革。这些改革基本上把手段当成了目的,打错了靶子。于是,往往会出现课程改革在面上的阵势和动静很大,但是课程改革华而不实,难以触及深层矛盾,东拼西凑,难见成效。

 

专业课改革承载力缩水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视,不少高校也越来越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包括课时的调整、同类课程的整合、不同课程模块的配置等,新版的人才培养方案等令人耳目一新且使人充满期待。然而稍微深挖一下,不难发现不少高校课程建设中普遍存在账面课程与实际课程名实不符、因人设课等现象。

 

装点门面的“名师进课堂”退变成寥寥稀少的几次讲座,美其名曰“自主性的课程教学”演变成了课时和教学内容的随意缩水。灵魂灯塔的神圣光环却难以掩盖大学教师育人精神的困顿,美丽的外包装依然遮盖不了课堂上师生之间无精打采的相互应付。到头来,名目繁多的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项目背后,产出的却是一具又一具空心化了的课程教学。

 

大学课程改革究竟应该怎么做?

 

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本科教育,一流的本科教育更需要一流的课程。那么,高校的改革究竟应该怎样改,才能使其行之有效?

 

一、打造良好教学环境

 

课改的主要推动力在于“人”主体性的发挥,然而,当下浮躁社会风气的影响,不少大学人似乎已经忘记了初心,随波逐流,热衷于上项目、拼论文,甚至上了心思赤裸裸地崇拜官和钱,这是大学人理想的丢失,甚至是教师职业追求的倒退。

 

试想,精神上缺了钙的教师还能培养出有正义感、有责任担当的社会公民来吗?唯有反思,才有可能过滤思想上的杂质,不断净化大学人的心灵,提升境界,在浮躁的外部环境下能更沉下心来,把心思用在课程教学上,把自己的感情投入进来。

 

二、有效落实课程改革理念

 

课程改革理念的创新固然重要,而如何真正有效地将课程理念落到实处,在当下则显得更为宝贵。一些学校以怕影响稳定为借口,有意无意地放松了对学生的考核要求。如此零淘汰的“示范”效应迅速扩散,使得不愿学、不肯学群体的比例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良好教风和学风的形成。

 

为了切实扭转这种局面,现在不少大学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对学生学业进行严格考核的重要性。只要敢较真、只要敢碰硬、只要执行到位,克服眼前利益,不仅能长久地赢得学生的认可,也会最终赢得社会的认可。

 

三、培养学生兴趣,打造“金课”

 

无论多么严密的制度,都不如内心的认同和对教师事业和教学工作的热爱。教材内容再好,那也是教材编写人员的作品,只有课程实施者加入了自己独到的理解,死板的课程才能变活。大学课堂是否吸引人,关键在于教师在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自我见解,如何把课讲透、讲深,才能在课堂上激活学生的心灵,并在精神上和学生相遇。

 

除了强调教师在教学上下真功、用真情外,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必定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高质量的课程学习不再是单向度的知识流动传输,而是建立在学生与授课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

 

四、做好课堂上的每一件小事

 

大学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如何实现在有限的课程容量下,最大程度地开发和拓展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成长,逐渐成为一个能自我实现的人。这一切不仅依赖于大学课程体系的整体质量,而且更有赖于每一门具体课程的质量。

 

作为课程实施者,一线教学老师需要研磨打造好每一门课程,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把每一堂课都按照精品的标准来做。如果把每一堂课的每一件小事情都做好做实了,我们距离一流本科课程以及一流本科教育的目标也就不远了。

 

五、拥有厚实的学风

 

在当今这个过分崇尚效率、业绩、产出的稍显浮躁和浅薄的社会氛围下,厚实的学风显得更难能可贵。有的教师讲课已经讲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味同嚼蜡、毫无新意,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别人(教材)的话语,令人昏昏欲睡;而有的教师却能一支粉笔,不急不忙中能把别人看起来乏味的知识讲得津津有味。

 

厚学,才能厚积薄发,才能有感而发。能把看似简单的一门课、一堂课讲好,能讲得吸引学生,引领学生探索学问,是需要丰富的科研阅历和人生阅历支撑的。

 

所以,要成为一名赢得学生喝彩的大学教师,唯有在自己的学问上不断求索,不断创新,不断厚实,才能真正成为学子们求学道路上的领路人。

 

扫一扫分享本页

 

 
推荐图文
推荐名师大讲堂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