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重庆举行的2019年全国青少体育工作会上,湖南省体育局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发言。体教结合是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模式,2002至今,在湖南省每年的青少年体育锦标赛中,由长沙市中小学校直接培养的运动员参赛成绩日益突出,所获金牌数占全市金牌总数的比例由20%提高至50%以上;由学校培养再输送至省优秀运动队的运动员有40余人,其中有10人还陆续入选了国少、国青队。长沙市体育局结合自己的探索,分享了一些经验,也总结了在体教结合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为其他省市的体教融合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20世纪80年代末,长沙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学训矛盾”日益凸显,在参加业余体育训练和继续升学的两难选择中,部分优秀体育苗子更倾向于选择后者。为此,体育部门积极协调教育部门出台了重点运动员升学管理办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训矛盾”。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长沙市体教结合逐步走上制度化和机制化的发展轨道。2010年,长沙市出台了《加强体教结合工作,大力推进长沙市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意见》,并由市政府牵头成立长沙市“体教结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体教结合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考核。各区县市相应成立了体教结合工作领导机构,负责领导和协调本区域的体教结合工作。全市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体教结合工作局面。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体校确实面临越来越多的发展困境和瓶颈。体教结合是形势所迫,也是大势所趋。走体教结合的路子,能够有效缓解“学训矛盾”,既能帮助体育部门培养更多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也能帮助教育部门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体教结合是必由之路,也是发展之路、希望之路。
做到体教结合、体教融合,要进一步加强体育和教育之间的联系,优势互补将是培养高水平后备人才的关键。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为各级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更加深入更加广泛开展体教结合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路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体育部门拥有优秀的教练员队伍和系统的科训体系,而教育部门具备充足的人才资源和丰富的场馆资源。体育部门承担着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任务,教育部门肩负着青少年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职责。体教两家资源互补、需求趋近,具有强烈的合作意愿和坚实的合作基础。因此,必须不断创新体教结合的内容和方式,着力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真正走出一条共建双赢甚至多赢的体教结合路子。
2018年,雅礼女篮参加“李宁杯”中国初高中篮球联赛获冠军,参加全国U17青少年女子篮球赛夺得全国总冠军,输送的运动员王雪朦入选女篮国家队获得雅加达亚运会女子篮球冠军。雅礼女篮的成功夺冠是派驻教练集中训练模式的典型代表。长沙市体育局将在编在职的教练员派驻到学校,利用课余时间抓业余训练。彭丽君教练在1985年开始到雅礼中学带训篮球队,运动员按年级、班级分散在普通学生中正常上下课,利用每天下午4时30分至晚7时集中到篮球馆参加训练。这支“学生军”多次参加全国和国际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2019年1月雅礼中学被中国篮协授予“全国篮球优秀后备人才基地基石奖”,彭丽君教练被中国篮协评为“最佳教练员”。
此外,长沙市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利用学校体育场馆建设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目前在民政和体育部门登记的已经达到76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不仅满足了学校“一校一品”建设需求,也满足了学生掌握1-2项终生体育技能的发展需求,还提高了学校场馆资源利用率和对外开放水平。下一步将加强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管理力度,出台鼓励青少年俱乐部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相关政策,真正实现共建共享多赢。
在推进体教结合的过程中,派驻教练集中训练模式、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模式、合作共建运动队模式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模式是很多省市体育局都在进行的尝试,长沙市也主要采取了四种合作模式,因材施教,根据项目特点进行择优选择。长沙未来将继续深入推进体教结合,进一步创新合作方式和内容,为推进全省全市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