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大讲堂 » 教学科研 » 正文

从日本体育教学,看待我国青少年体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19  浏览次数:164
       青少年体质健康一直是家长以及国家日益重视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少年强则中国强,体育强则中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对于国家,民族,社会和家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当前,我国青少年普遍出现小眼镜,小胖墩的现象,超重率以及近视率逐渐上升,运动能力确实大幅度下降。青少年体育未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重文化轻体育的现象依然普遍。1961年,日本颁布了《体育振新法》,在短时间的发展中,日本公共体育设施的数量增加了5倍,平均每2000人就占有一个体育场馆。在日本文部科学省每两年发布一次的《国民体质运动能力调查报告》显示,自1998年至2014年的17年间,日本6至19岁青少年的体质和运动能力整体呈平缓上升的趋势。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涉”教育部重点实验与日本相关机构合作研究发布了《中日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比较研究结果公报》,该项实验对近7到18岁的儿童青少年,其中在体能指标方面,日本儿童青少年在心肺耐力,柔韧和灵敏协调性方面均高于中国。

公报中表示,在身高指数上中国青少年优于日本青少年。但身高并不带表我国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合格。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季浏表示,我国的青少年的超重肥胖发生率高于日本,并且在体能指标方面全面不足,这也恰恰反应了我国中小学年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一直存在。

 

从幼儿体育开始培养

日本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了冬季耐寒训练,并且时常参加冬季耐力跑大会。日本对儿童的体育和健康意识的启蒙很早,为了从小对他们树立健康意识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习惯。

1954年,日本国会通过了《学校给食法》,在儿童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下,日本从饮食方面也严格把控,营养搭配非常严格,可见国家对青少年的体育培养都是从小抓起。

亚洲幼儿体育协会副会长,首都体院副校长王凯珍表示,在3-6岁正是幼儿发展基本运动技能的一个关键和敏感期。而在体育专业的培养中,学前教育领域的只是学习也几乎没有涉及。

幼儿的体育教育,教材的标准,教学指导纲要,幼儿体育教学评估等标准,需要体育人员深入研究。社区也应多提供幼儿锻炼场所,扩大和增加幼儿园内幼儿体育活动空间和器材,改善幼儿的体育教学和活动条件。

 

体育课的多样化

体育课改革的呼吁使得许多家长议论纷纷,当前青少年的就学任务繁重并且压力大,现在体育也过来施压了。体育课在家长心中仅仅处于“施压”角色了,殊不知,青少年体质健康是我国之根本,是未来培养国之栋梁的身体根基。

为了改变当下的青少年体质健康,体育课无疑是一重要平台。体育课的运动负荷,体能联系以及运动技能都需要达到标准和进行把控。

日本体育课上普遍都是一身短衣短裤,无论夏季酷暑还是冰天雪地,始终如一。父母的目的是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久而久之,孩子们都锻炼出了抗寒的能力。

体育课中,学校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在运动情境中全身心投入。让孩子喜欢体育,长此以往,体质必然能达到标准。

 

家庭和学校的支持最为关键

为了能够让青少年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自己的体育爱好,当下就应该从儿童开始培养。

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对孩子来说是最重要,也是最有影响力的。

学校应该多从发展孩子体质健康为主,进行幼儿体育教育的理念,让他们认识体育,了解体育和热爱体育。增加幼儿的体育设施建设,培养专业的幼儿教师,让孩子在学校里获得专业的态度,知识和能力,带领孩子培养体育意识。

作为家长,孩子从小的全面发展是他们最为心系的事情,家长们只有自己意识到健康的体质对每个人来说的重要性,把思想以儿童化的方式传递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也开始了解和爱好体育,杜绝青少年时期的“小眼镜”,“小胖墩”的现象,“少年强则国强”的口号会一直延续!

 

扫一扫分享本页

 

 
推荐图文
推荐名师大讲堂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