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参赛与夺金 ---朱志强、赵英刚
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已进入北京时间。人们在关注办好这一世界冬季体育盛会同时,也在关注中国体育健儿“参赛与夺金"问题。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通知,明确要求加快冰雪运动发展,参加2022年冬奥会,冰雪运动水平明显提高,实现全项参赛,冰上项目上水平,雪上项目有突破,取得我国冬奥会参赛史上最好成绩。
本沙龙聚焦以下问题进行探讨:
1.如何实现全项参赛的目标?
2.如何在优势项目上保持优势,潜优势项目有所突破?
3.如何扩大基础项目规模,新成立项目快速提升?
4.2022冬奥会中国的夺金点在哪里?
2022足球世界杯:前途与希望----任海
足球运动是当之无愧的头号运动,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的数亿人在绿茵场上龙腾虎跃,乐在其中;足球运动经济效益独领风骚,年产值高达6000亿美元,占到所有运动项目总产值的43%。四年一度的世界杯更是全地球人的盛事,现场观众人数累积340万,电视观众26亿之多。足球以其普及率之高、影响力之大,在当今体坛鹤立鸡群,傲视群雄。打入世界杯决赛圈,跻身足球强国,是中国社会上上下下,各色人等数十年的夙愿。自1957年始,中国足球人发起一次次冲击,然而屡战屡败,唯一的一次入围,也三战皆墨,未进一球,未得一分。中国的世界杯之旅,仍是未毕其功的伤心之旅,成为国人心中的痛。近年来,足球改革如火如荼,引外援,派外训,建基地,改赛制,入校园,抓青训,打基础,用心不可谓不良苦,措施不可谓不周密。然而,效果仍似不彰。中国足球的发展,固然需要时间,更需要良策。
本沙龙聚焦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 中国足球文化如何构建?
2. 大众足球与精英足球如何对接?
3. 校园足球与社会足球如何整合?
4. 引进外援与本土培养如何互补?
科学化训练:创新与突破---陈小平、黎涌明
今天,世界竞技体育已超越了自身范畴,成为各国展示综合实力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舞台。“经验主导”、“师徒传艺”等传统的训练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竞技体育所承载的任务,世界运动训练已进入“科技驱动”、“人才引领”和“团队致胜”的时代。在此背景下,我国运动训练唯有在科学化的道路上不断突破与创新,才能实现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训练的突破与创新必须建立在深入了解我国实际需求和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的基础之上,必须在思想上求变、知识上更新和实践上探索,必须进行跨领域、多学科和国际化合作。当前,我国面临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和卡塔尔世界杯三大任务。这些任务对我国竞技训练的科学化进程提出了现实和具体的要求,如何深刻反思和总结我国运动训练的发展,如何学习和借鉴国际新成果和经验,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和突破,是摆在我国竞技运动训练界面前的重大命题,也是完成上述重大任务的关键。
本沙龙聚焦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 跨项选材的国际发展与中国经验;
2. 冠军模型的构建;
3. 剂量负荷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4. 一般体能与专项体能的冲突与融合“跨项选材”;
体育综合体:建设与运营----丛湖平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社会经济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快速变动的过程中,体育资源的功能由“公益性”向“社会性、产业性”转型,其资源组合形态也呈现出“体育+其他”多元资源现象,并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高涨的体育需要的同时,形成了种类多样,结构各异,功能强大的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基于对新时期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价值的判断,2014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48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城市体育综合体”的概念,同时以资源为入点给出定义:即“以体育设施为载体,推动体育与住宅、休闲、商业综合开发为一体的服务综合体”。纵观国内外“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的建设与运营实践,已呈现出一些成功案例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本沙龙聚焦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 国内外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的类型、结构、功能与特征
2.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的资源整合方式与机制
3. 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的投融资方式的选择
4.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运营类型、方式及效益
单项协会:改革与治理----鲍明晓、李元伟
单项运动协会改革是新一轮体育改革的关键领域,成败得失关乎未来体育发展的前途与命运。
本沙龙聚焦下列问题展开讨论:
1.姚明的幸福与烦恼;
2.专业人干专业事的理论界定和操作风险;
3.单项运动协会领导人应具备怎么的能力与素养;
4.当前单项运动协会运营的风险与困境;
针对风险与困境下一步的治理要点。
全运会改革:目标与成效----卢元镇
全运会,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第1届于1959年举行,至今整整60年了。60年来,全运会受到三次冲击:第一次,1984年中国进入奥运会,标志着中国体育的开放时代的到来,为了适应奥运会,全运会在设项等方法面上做了重大改革。在那时提出了奥运争光计划的战略思想。第二次,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全运动再次面临挑战起于国内。各省市自治区暗中实施的“全运战略”与奥运战略发生抵牾,于是全运会在积分方法上做了非常规的调整,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分配金牌的问题,遭到社会诟病。第三次发生在近期。北京奥运会后,出现了全国民众与媒体对全运会的“冷淡症”,甚至全运会被称为体育界的“自娱自乐”。因此在天津全运会上增添了大量群众体育项目,试图请回民众,这项改革的出现,众说纷纭,是非难断。
本沙龙聚焦下列问题展开讨论:
1.全运会要不要设金牌奖项?淡化金牌是不是就要取消金牌?
2.全运会增设群众体育项目是不是一种改革?其利弊是什么?
3.大学生独立组团参加全运会是否会推动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阻力在哪里?
4.国家的奥运战略与地方的全运战略如何统一?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运动处方:剂量与效应----任弘、王正珍
广大民众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大众健身也越来越普及。人们对科学健身的诉求多样化,对健身效果的评价也逐渐精细化。运动处方是指根据医学检查和体质测试结果,对从事运动健身的个体以处方形式规定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运动健身指导方案。研制运动处方时,需要明确不同健身目标下运动的“剂量”,即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频率,会产生多大的增强体质的“效益”,如:心肺耐力提升程度、减脂量或增肌的效果、骨健康的提升幅度等,或是比较长远的健康“效益”,如:降低慢性疾病风险的程度、提高健康寿命的长度等。尽量做到运动处方的精准化,提高健身的投入产出率,满足广大民众健身的个体化需求,提供更高水平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身体活动推荐量,成年人每周有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或者75-150分钟较大强度的有氧运动,就可以获得健身带来的大多数好处。但是不同体质健康水平的人开始运动时的运动量多少合适?如何根据不同锻炼者的具体情况确定运动量?如何从运动强度、运动时间或者运动频率去调整运动量?
本沙龙聚焦下列问题展开讨论:
1.在提高阶段,每个月运动量递增幅度有多大?
2.确定运动量的常用指标有哪些?
3.适当运动后心肺耐力可能提升的百分比是多少?4.维持健康和延缓慢病的运动量相同吗?
马拉松:井喷与持续----易剑东、矫玮
2018年1581场、583万人次、746亿总产出、285个地级市,这些数字无疑彰显着中国城市马拉松赛事的井喷态势。然而,媒体报道中呈现的无数赛事槽点、马拉松爱好者不时出现的运动伤病、12万个跑团里分分合合的纠葛、赛事竞标背后说不清的争议,同时也对马拉松赛事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马拉松作为目前中国城市几乎最大的线下生活场景,已经裹挟了全国85%的城市注意力,映衬着全民健身和运动竞赛的火热势头,吸附着地产、金融等传统优势行业和方便面、矿泉水等企业的赞助。可以说,马拉松运动已经成为一种传媒奇观、社会奇景、文化奇葩,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与此同时,这场波及阶层广、辐射城市多、涉猎行业宽、裹挟利益深的体育文化现象如何实现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良性循环及协调发展,是体育学人不容回避的理论命题和现实课题。
本沙龙聚焦下列问题展开讨论:
1.中国马拉松运动的训练科学、竞赛管理、效益评价分别存在哪些短板?提升短板的途径何在?
2.中国马拉松运动的利益主体主要有哪些?如何构建理性和高效的中国马拉松赛事利益相关者耦合机制?
3.中国马拉松赛事运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高考体育加试:治标与治本----王家宏、王宗平
众所周知,面对全国学生体质持续30年下降以及校园里小眼镜、小胖墩、小驼背越来越多的现象,党和政府频繁下发文件,国家高层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行业机构及时更新课程标准,但都始终没有改变“学校体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相对薄弱的环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学生素质的明显短板”这两个长期存在基本事实。
在政府下发的文件中,高考体育加试作为“高考杠杆”在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提出的“积极推行在高中阶段学校毕业学业考试中增加体育考试”要求的做法,在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再次强调,实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省(区、市),在高校招生录取时,把学生体育情况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以高考体育加试推动和促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青少年体质是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现行的教育体制、考试制度下其作用有多大?在全社会引起了热议,产生了不同的声音。
本沙龙聚焦下列问题展开讨论:
1. 高考体育加试的积极作用是什么?消极作用是什么?
2. 高考体育加试是否形成学生只针对体育加试的项目进行练习,而忽略了其他体育锻炼?
3. 高考体育加试是治标还是治本?如何治本?
电子竞技:机遇与挑战----杨 越
电子竞技是当今社会发展势头最迅猛、最新的文化现象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参与者与观赏者,其主体是青少年,在多种因素作用下,这一文化形态正在风靡世界,产生了极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一方面,电子竞技依靠其精准的青年群体定位、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条、快速的价值变现途径得以迅速崛起,并快速霸占了几乎所有新媒体的潮头。比如2016年以来,世界范围内电子竞技的产业增长速度和用户增长速度均超过30%,远远高于其他传统服务产业,仅在我国,2018年电子竞技的实际用户数量就已经将近3亿人,并且其中大部分为青少年。另一方面,电子竞技运动的快速扩张也引发了大量的社会争议:如“久坐”影响健康、缺乏“身体运动”特征、玩物丧志、沉迷游戏、运动员低龄化、行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监管难度大等等。尤其是电子竞技的体育归属问题和体育伦理认知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体育学术界极具争议性和探索性的话题,引起了众多体育学者的关注和激烈的讨论。从当前理论界的讨论结果看,电竞似乎浓缩了现代社会的各种矛盾,在诸多领域提出重大挑战,但其发展趋势已不可阻挡,是一片亟待全面深入探究的未知水域,其发端似乎集天使与恶魔于一身,既有的认知远不能给社会以满意的回答。
本沙龙聚焦下列问题展开讨论:
1.如何看待电子竞技对青少年的影响?
2.如何看待国内外体育组织纷纷布局电子竞技产业?
3.电子竞技成为正式体育项目还有哪些技术和规则方面的努力?
4.电子竞技行业的就业前景和可持续性如何?
5.电竞健康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市场环境和政府监管?
期刊影响力:编者与作者----- 王子朴
学术影响力越来越受到科研机构、科研工作者等各方面的重视,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各种评价体系的发展和变化,学术影响力无论对于学术成果载体的学术期刊,还是学术成果直接创造者的作者本身而言,都是一个非常关注的话题。
就期刊而言,需要好的文章和有影响力的成果,以此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就作者而言,其成果更需要通过好的期刊发表来获取更好的评价和认可。于是二者之间的共生关系有时衍变为一种博弈关系,有时会发展为寻租关系。如何处理好期刊和作者之间的共生关系?期刊如何既能够给众多的作者提供更多的展示舞台而又能够提升自身的影响力?何为好的期刊或者好的成果呢?
本沙龙聚焦下列问题展开讨论:1.体育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应该由谁来决定?是作者还是编者?2.什么样的共生关系应该是作者和编者的良性关系?3.体育学术期刊编辑的职业素养现状怎样?4.作者和编者对期刊影响力提升的贡献从哪些方面产生?
幼儿体育:身体与智力----钟秉枢
幼儿,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未来。幼儿的成长一直是全球教育与健康领域关注的重点。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孩子,才能适应乃至引领一个充满未知和变化的智能时代?具身认知理论揭示,人基于身体对客观世界的作用产生知觉,并在此基础上认识世界,所以知觉、身体与世界是一体的。幼儿的学习始于每天的各种身体活动。身体活动对于幼儿的价值远不止于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习得。幼儿从身体活动中会获得大量的智力发展机会,包括建立空间、时间、数量、重量、形状、色彩等认知概念,以及发展专注力、记忆力、信息处理能力、思维灵活转换能力、计划和决策能力等认知功能。那么,幼儿体育是怎样促进幼儿的身体与智力发展的?不同的体育活动对幼儿身体与智力的促进有什么不同?我们当前的幼儿教育与培训体系真能有效促进幼儿身体与智力的发育吗?
本沙龙聚焦下列问题展开讨论:
1. 幼儿体育如何通过幼儿的身体活动影响幼儿的身体和智力发育?
2.幼儿体育中幼儿身体活动的运动量与运动强度应该如何把握?
3.幼儿体育如何根据幼儿身心发育特点设计身体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4.学前教育中是否应该纳入专门的幼儿体育教育?
运动戒毒:方法与效果---孙飙、袁存凤
运动戒毒工作是司法部戒毒管理局开展的一项创新性工作。这项工作旨在结合体育运动特有功能,以大强度运动训练为主要手段,以运动监测为依托,以大数据分析为支撑,探索适合在强制隔离戒毒场所中开展的科学、实用、有效的运动干预方法,同时综合运用医疗干预、心理干预等方法和手段,逐步培养戒毒人员运动习惯,降低毒品渴求、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最终实现延长操守保持期,最终戒断毒瘾的目标。
2018年,司法部戒毒局选取11个省份、24个戒毒场所的2300多名戒毒人员开展运动戒毒试点工作。研究表明,通过有氧运动干预,戒毒人员的体适能水平在核心力量、身体控制等方面都有所促进,同时,戒毒人员大脑对于奖赏刺激的加工趋于合理化,运动干预对戒毒效果明显。
本沙龙聚焦下列问题展开讨论:
1.运动戒毒中如何开展认知教育课程?
2.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如何在运动戒毒中运用?
3.如何分期分区开展运动心理咨询?
4.运动戒毒效果评价指标和工具有哪些?
5.运动戒毒与其他戒毒方法技术如何融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