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与9月15日,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男子组10000米与20000米的赛场上,这个身体单薄的小伙身体内迸发出了惊人的毅力与决心。两个项目上董鑫分别以领先对手一圈(400米)与两圈(800米)的巨大优势夺冠,一时间成为万米竞走场上备受关注的焦点人物。
“10000米比赛吴老师给我安排的战术是起步后先跟随第一名,在前几圈试探出对手实力后再择机反超,做到谨慎比赛,全力以赴。”回想起赛场上的场景,董鑫仍历历在目。他透露在第二圈后便看清了对手的水平并一举反超,最终获得冠军。而时隔一天后的20000米竞走,董鑫则完全放开手脚,当领先了两圈时,他的脑海中已准备好再次庆祝胜利。
在体育部的办公室里,西安邮电大学体育部竞走教练邹冬敏告诉记者, 20000米中,虽然董鑫以1小时36分09秒66夺冠,但这并不是他的真实水平。“当时已经领先了两圈,我们的目标是保金牌而非创成绩,如果仍然加速,就会有犯规吃红牌的风险,3张红牌就会被罚下,得不偿失。”
办公室里,在记者右侧临席而坐的便是教练邹冬敏,采访过程中,对于记者的问题他都会耐心地解答。遇到专业名词时,他还会进行着重强调与补充。谁曾想,如此一位平易近人的教练曾在全运会上名列第四,还曾打破过亚洲记录。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山东济宁的一次邀请赛中,邹冬敏打破了亚洲记录。当记者问详情时,他以年代久远为由未做回答。破纪录的记忆不深刻,邹冬敏对自己全运会上的第四名成绩倒是记忆犹新。“那是第六届全运会,50公里竞走第四名,成绩是4小时04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他代表西安体院拿到5000米和10000米的竞走金牌。时隔十届该项赛事后,自己的弟子董鑫再次包揽双金,师徒二人的战绩也是颇有渊源。
而另一位教练“吴老师”,则是将董鑫从山东带到陕西,进入西安邮电大学。吴林珍,前陕西省队职业竞走运动员,运动健将级,常年在全国各地为西安邮电大学招募体育特长生。回忆起招募董鑫的过程,她的说话声调瞬间高了起来。“临沂市费县一中的竞走特长生,除了清华北大,最优秀的苗子都会推荐给我,在他刚练竞走时我就注意到他了。”心肺能力好,奔跑有力量,让董鑫从长跑改练竞走后仍然具有优势,当时吴林珍就意识到,仅仅需要对其技术动作进行规范,假以时日必成大器。果不其然,在这位“伯乐”的锻造之下,董鑫首次登上全国性最高水平比赛便战绩不菲。
董鑫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父母都在家务农。上初中时,即使学校离家有5、6公里,他仍然没有住校,成为一名走读生。为了上学不迟到,放学帮忙做家务,家与学校的路上无数次出现一位小伙子飞奔而过的身影。“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段经历反而成为他日后的梦想起飞之地。
“当时也没想得很长远,就想有学上,来来回回跑下来,在学校从事体育工作的刘敬才老师就发现了我,练习长跑,随后改成竞走,体育让我从初中念到高中,最后来进入了西安邮电大学这所名校。”
运动员的成长过程中可能少有或者没有优异的战绩,但不为人知的故事一定必不可少。因为身在赛场上,董鑫最终没有见到爷爷的最后一面。“很遗憾,但是我相信爷爷应该也会为我开心,我没有让他失望。”
那是今年7月份在鄂尔多斯举办的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上,赛前董鑫接到老家电话,得知爷爷病危。虽然是心急如焚,但是还是依然坚持完成了比赛。后来得知,爷爷是在赛后去世的。赛后虽然正值全国学生运动会的紧张备战期,但教练组一致同意给董鑫5天的假期,虽然这有可能会影响休息过后他的竞技状态,但大家并未因此而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