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逐梦守初心 一片丹心育桃李
他深挖细研教学方法、竞赛技能,设计针对不同水平学生的传授技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为学校的群体活动、竞赛组织、学生裁判的培养等工作做出了极大贡献,也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成绩。为了提升学术能力,进一步满足学生求知需求,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以研促教,将自己数年来的学习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的内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8篇;主编教材1部,副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3部;主持完成省市区校级横纵项课题10余项,校级精品课程1门。
在着力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的同时,他热心于推动大学生篮球活动的开展,指导校篮球裁判委员会学生主办、承办校内外各项篮球赛事,每届“校企杯”篮球赛、“迎新杯”篮球赛、大学生篮球赛场上都能看到他和学员详细讲解、亲切交谈的画面,各项篮球赛事中也时常可见高教授的身影。他每年组织及参与校内学生及教职工篮球赛、社会单位篮球赛百余场,还常年服务于榆林市各级比赛的临场执裁和记录台裁判工作,教出了很多优秀的裁判员、记录员。他还利用假期及空余时间义务指导榆林市篮球青少年培训工作,关注青少年篮球发展。他说:“推动榆林市篮球事业的发展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能做一点是一点”。
辛勤耕耘三十载
三十年的篮球教学和运动生涯,篮球已然成为高明有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年,教学、训练、比赛是他的生活常态,参加过的比赛和执教过的队伍不计其数。作为教师,他用自己的扎实学识和高尚品德孜孜不倦地在教书育人道路上跋涉着、耕耘着、探索着……
作为球员,他常年代表榆林学院青年队、榆林学院中老年队、榆阳区代表队、榆林市交警队等数次参加省市比赛,成绩响亮。
作为教练,他曾担任榆林学院、榆林市地方税务局、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团公司、陕北矿业、榆林移动公司、榆能集团、中石油公司(榆林)、榆靖高速等企事业单位主教练。
作为国家一级裁判员,他执裁过榆林市全运会、榆阳区中小学运动会、中国铁路维管处、移动公司陕北片区、2020中国篮球公开赛系列·榆林站等多项篮球赛事,多次获得“优秀裁判员”称号。
在谈到体育和教育的融合时,高明有教授认为:“必须让体教融合成为夯实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我们一直在强调建设体育强国,但是从现实看,一些学校和家庭仍存在不重视体育教育的倾向,往往呈现出作业量挤压运动量这样一种态势,造成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学生体质持续下降,而体质健康水平已经成为制约学生全面发展的短板。”
体育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承担着以体育人、以体育智的责任,必须高度重视。在国家层面,体教融合现已上升到国策的高度。让体育教育回归教育本质,让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让学生健康发展,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多年的工作中,高明有教授一直致力于培养“全面型”人才,积极推动体教融合。成长于陕北这片红色土壤,他也一直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着延安精神,践行着红色使命。他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正视当下教育现状,立足当下,于务实中求得生存与发展,进一步推进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条件”。
30年的篮球教学生涯中,他带出了200余名篮球专项学生,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对于学生们而言,他亦师亦友,不仅是莘莘学子学习路上的示范者,还是生活中的引路人。让我们来看看学生们对高明有老师的印象吧!
高明有老师以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公平公正的执裁方法和高超的篮球技艺对我的专业技术和裁判工作影响深远。高老师是我学习中的良师,生活上的益友。
榆林学院体育学院2005级学生 汪超
我印象中的高老师是博学严谨的。作为教师,高老师对教学事业始终存有敬畏之心,对待每一节课都一丝不苟,要求我们动作规范、术语专业,他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和幽默生动的课堂氛围总让我们感到意犹未尽。毕业前,从论文选题、开题、写作到答辩,从格式到内容,高老师对每一个学生都耐心指导,悉心解答,真正做到了对学生负责,对教育教学事业尽心。
榆林学院体育学院2016级学生 高浩
高老师以公平公正的执裁方法、技艺高超的篮球技术、谦逊仁爱的道德情操对我们榆林学院广大学子的篮球水平和执裁能力产生了深远影响。高老师为榆林学院、榆林市乃至陕北篮球事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后备人才。正所谓“桃李满天下,学子遍陕北”。
榆林学院体育学院2018级学生 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