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体育文化 » 校园体育人物 » 正文

人物 | 石晶 漫漫求索融体教 拳拳之心育英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19  浏览次数:3639

微信图片_20210419141923
石晶,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教师。篮球高级教练员,从事青少年篮球队伍训练工作近二十年,长期奋战在基层教育训练一线。

滋养与选择

石晶生长在古城西安,在家庭氛围的影响下从小就对体育运动充满热情,她接触过多种体育项目,最终选择了篮球作为专项。这根植于篮球本身的魅力,也源于母亲的言传身教。

石晶的母亲是一名专业的篮球运动员,退役后成为一名基层篮球教练员,与篮球相伴半生光阴。正如石晶所说:“母亲在生活和训练中的一言一行都对我影响深远,认真、严谨工作的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意识是我从小时候在篮球场旁、在母亲身边就深刻感受和学习到的,就像一股润物细无声的力量,直到现在还鞭策和鼓励着我”。

从最初兴趣使然选择这个专业,到过程中的深刻了解与思考,再到对这个项目的热爱、坚守与传承,每一个阶段都看似“顺理成章”,但却是无数汗水与努力的加成所致。“练了篮球之后,才愈发感受到篮球的魅力,这不仅是一个需要体能的项目,智慧、激情、坚韧都不可或缺,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更是重中之重”。这是她执教近二十年来最为深切的感受,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希冀。对于石晶来说,从运动员到基层教练员,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对篮球的热情与追求。从爱好到职业,看似幸运有加,一路走来却也有诸多困难与挑战。

谈及身份转变的过程,石晶并未觉得难以适应。相反,因为队伍一直有一根牢固的纽带将“队风”、“队魂”加以传承,而她自己也是队伍培养出来的一员,这种精神一脉相承,影响着她,也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在她的队伍中,毕业的队员都会随时回来,彼此没有陌生感,当时与队员们的年龄差距也并无太大,所以于她而言,转换身份就是多了一份责任和义务,但也增添了一份激情与干劲,她马上就投入了到新的角色和工作当中。

微信图片_20210419160504



坚守与思考

“我就是想让这些普通的小女孩有机会走向更高更好的平台,有机会在场上挥洒青春、绽放色彩,让她们的人生有更多的可能性”。这是石晶的目标,也是她一直以来所坚守的初心,而牵手交大附中无疑是这份初心最真实的写照。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体教结合”到新时期的“体教融合”,二者的着眼点与侧重点有所不同,学校体育多元、开放、融合的发展理念早已是时代大势,也在不断深入。石晶作为一名专业人才,毕业之初就有诸多省内外知名学校向她抛来橄榄枝,希望可以协同做好学生校园体育工作。仔细分析了相关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学校办学理念后,石晶与交大附中“一拍即合”,成功“牵手”。“交大附中严谨的学风以及对校园体育的重视,都让我觉得孩子们可以有一个更好的培养环境和发展平台。”她如是说道。

进入附中以后,石晶对女篮的发展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从组建到细化、从训练到学习、从日常到参赛、从初一到高三……她铆足了力也用尽了心。万事开头难,刚进入附中就面临队员人数不足的问题,连续两年参加比赛都只能加一些普通生顶上,难度大,压力大。到了初中阶段又面临摇号的政策,小学开展篮球训练的学校较少,选才本就困难,刚培养好或选拔上的部分意向队员却因为摇号未中而无奈流失。进入学校后,学业和训练的安排规划先是一项重点工作。接踵而至的技术提高、队员稳定、中考就像三座大山一样压在教练的心里。“如何培养好习惯,树立好目标是初中阶段最为重要的任务,高中阶段更加紧张,面临人生的第二个起飞点,飞的有多高则要看高中这三年的冲刺质量。技术的提升与文化课的保证是进入一流大学的敲门砖,针对各年龄段的需求和队伍发展的困难,我们团队一直积极想办法去克服,努力提升各个年龄段的能力水平。每一个阶段与我们而言都同等重要”。带团队的过程中,石晶不断在用心探索与感悟。

悉心付出总会有所收获,交大附中初高中女篮自组建以来,蝉联省初高中联赛四冠;在去年第三次参加全国分区决赛时一举夺魁,并进入全国总决赛获得第五名的佳绩;她们的队伍曾代表西安市参加陕西省青少年锦标赛,蝉联冠军;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高中组参加U18组别获得第五名,初中组参加U16组别历史性闯入前四,获得西安市参赛的最好成绩;参加全国U18三人篮球锦标赛总决赛获得冠军……她带着队伍一直在蓄力前行,不断突破。她的队伍中先后有两人次进入国家青年集训队,五人次进入国家少年集训队,两人次进入U13集训队。甚至小篮球全国集训也有五人入选。入校以来,大批队员都考取了心仪的大学,并成为新队伍里的核心。其中向清华大学女篮输送三名队员,包括清华大学女篮队长宋珂昕,目前已经是国家女篮集训队员。第二任队长孙嘉雯,2020年度CUBA最佳新秀,以及第三任队长王思文,2019-2020赛季中国高中篮球联赛得分王。

提及这些成绩,石晶认为这都是来源于整个队伍不断地学习进取与坚持不懈的气力。尽管有如此多的傲人成绩,但对于每一阶段存在的问题石晶也从未忽视。“目前我们青少年女篮队伍发展状况总体较好,在省内一枝独秀,国内也是小有名气,外省市的很多队员都慕名而来。但其实我也深知,我省的体育发展水平和层次距离其他发达省份还有较大差距,在训队员分布于各个学校并不集中,也缺少大赛和展现的机会。”不仅仅是石晶,这些问题对于所有教练员们来说都是未来发展过程中要长期思考和改善的。

微信图片_20210419161328


                                                自省与体悟

作为一名教练,石晶经常自省,在业务上努力精进,追求卓越。但同时她也不忘用心体悟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走近她们、了解她们,为师亦为友。

“我也一直在学习如何读懂每一个阶段的孩子,去走近她们的世界,了解她们的喜好,感受她们的乐趣。”说到这里,石晶分享了一件与队员们的日常生活片段。她发现队里有很多孩子喜欢街舞文化,她虽然不懂,但是也努力去学习了解了一番,还专门买了视频平台的会员,给队员们下载了许多她们喜欢的街舞视频,让她们放松的时候看看,还包括一些优质的自媒体短片和电影。她不仅想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喜欢的事物放松身心,还想让孩子们更贴近生活,多了解社会,培养一些自主的思维。

我们队伍队风严谨,管理严格,打好球的同时引导队员们形成正确的三观,树立合理的人生目标,我们坚信要想打好球,必须先做好人。”训练之余学校会时常组织一些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到每个赛区比赛也会尽力协调时间带队伍去到当地的城市博物馆,这些看似高标的课余活动,在她看来都十分必要。“现代年轻人对信仰和传统文化追求的缺失,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的走向”,她如此说道。

带队多年,成绩收获很多,石晶也获得了越来越多队员和家长的信任,这些收获和认可让她感觉非常踏实。这种踏实感源于她的点滴付出,也源于她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她看来,要教好孩子,首先要成为孩子们的标杆。“孩子信任你,愿意成为你,再谈我们如何共同进退。只有精神上的高度信任,家长和孩子才会跟你一起前行”。

微信图片_20210419161511

                                               
                                                奋进与拼搏

“二十年真的是转瞬即逝,这份工作教会了我如何育人,如何将一个个普通的小女生培养成才。训练工作看似重复,但每一天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开始。会有新的问题需要解决,还会有新的队员、新的比赛、新的困难,当然也会有新的收获。”石晶从不后悔从事基层教练员的工作,在她看来,通过她的努力教授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孩子们,帮助她们增加人生的选择和机会,甚至改变命运,这是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虽然工作很基层,但是她满怀热情与信心,愿意为此付出一生。

西迁精神是交大人的文化基因,引领着像石晶这样的‘新交大人’一代代传承延续,为祖国西部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作为新的基层工作者,作为体教融合的践行者,她们不断传承着西迁精神,踏实扎根基层,肩负着红色使命,力争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篇章。

 

谈及比赛经历,全国学生运动会是石晶和队员们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比赛。石晶至今还清晰记得接到代表陕西参加全国学生运动会的消息时全体教练员和队员既兴奋又紧张的状态。团队从19年底开始集训,2020年的春节全员做好不放假的准备。但就当全员铆足干劲时,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的准备和部署。经历了重重困难之后队伍又重新集结,但是年龄段的更改使多名主力队员无法参赛,阵容不齐又为参赛增加了难点,组建队伍也十分不易。经过多次选拔测试,最终选调了附中分校两名07年的队员补充,后来得知是全赛区队员里年龄最小的。但困难并没有让石晶和孩子们丧失信心,队伍努力调整训练计划,制定新的技战术方案,针对现有队员进行攻坚,全员一心,抱着殊死一搏的心态进行着每一天的训练。比赛通知下发后,她们积极做好全部准备,因为赛期短,担心队员们不能很快进入状态,便改变行程提前三天到达赛区进行天气和场地的适应。

开赛后队员们的不适基本消失,很快投入状态。比赛分为小组赛交叉淘汰赛两个阶段,共有来自全国的24支代表队参赛。石晶带领的队伍在小组循环赛中以黑马之姿战胜强敌四川和广东小组以第一的排名晋级,并在交叉淘汰赛以102:67的比分大胜实力强劲的辽宁队强势出线。全体队员在比赛当中都拼出了自我,打出了血性,两名初中的队员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意义非凡。赛后,教练员和队员们久久不能平息,先期的困难和压力瞬间得到了释放,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大家为陕西的中学生女篮拼得了一张宝贵的决赛门票。

比赛中不光是紧张忧虑,也有很多趣事。“都是花一样的年级,场上浴血奋战,下来可能因为几句玩笑话就笑到内伤。去年参加U17总决赛,大部分都是专业队伍,有一场关键球碰到全国青年组里实力很强的队伍,开完准备会我看孩子们很紧张,就告诉她们不要有负担,咖啡都不用喝,就是拿红牛洗个澡都赢不了,不要合计了,也不要浪费咖啡了,好好享受比赛吧”。说罢,队员们就放声大笑,心情有所放松了,比赛反而打得特别好。最终获得了第四名的陕西历史最好成绩,也是前四名里面的唯一的学生队。而且这个比赛在十一假期,就早早定好往返票,我们赛前目标是拼进前八,结果一场一场的赢,机票都退改了三次,我经常跟孩子们说,这是我们最贵的一次全国前四。几场关键球都是孩子们用搏命的状态拼下来的。”每提及那场比赛,石晶都感慨万分。

微信图片_20210419161712

                                                     认可与崇敬

石晶老师是一位极其负责任的教练,时时刻刻都在为我们每一位队员着想,为我们争取比赛和集训的机会,创造优越的训练环境和住宿环境的同时,也一直努力在为每一位队员的求学生涯减轻家庭负担。训练场上她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严苛的要求,无时不督促着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

比赛中的石晶老师就像是一根“定海神针”,在激烈紧张的比赛中,几句话就能让我们平复心里紧张的情绪,给我们讲战术时,思路也十分的清晰,能够让我们不论在多么激烈的比赛当中也能够始终保持一颗清楚的头脑。在文化课学习中,她也经常跟班和去辅导机构与各位老师沟通我们的进度,帮助检查作业,我们一直认为石老师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石老师对我们来说不仅是一位教练,在日常的生活中她更像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母亲。她细心的关爱和体贴的呵护,让我们这个集体也充满了家庭般的温暖。她的行为与她对我们悉心的教导,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让我们成为一个真正充满爱和正能量的人,就像石晶老师所说的,“我们球可以打得可以不好,但是一定要先学会做人,三观必须正”。这样强大的石晶老师,让我们崇拜,让我们特别的想紧随其后,日后也成为如此优秀的人。

我们的一生会遇见许许多多的老师,每一位老师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的各个阶段给予我们帮助和指导,引领我们向着希望的方向前行。但是在众多的老师中,陪伴我时间最长的就是石晶老师,从幼学护送到花信年华,依旧陪伴在我们的周边,相信我们的而立和不惑她也一直都会在。

             ——宋珂昕 清华大学女篮队长
 

 在辽阔的天空中,总有一颗星星是最亮的;在浩瀚的大海中,总有一滴水是最透明的;在挺拔的大树上,总有一粒果子是最鲜活的,而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就有一位这样的老师,她就是石晶老师。

石晶老师在训练中注重质量,注重细节,精益求精,是一位极具责任心的老师。她不厌其烦的给我们纠正错误动作,当我们遇到瓶颈时,会开导我们,不轻言放弃。在比赛中,石老师就是我们的“定心丸”,在比赛前为我们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在比赛中精心布置战术,细心指导我们,当我们被对手的节奏打乱时,就如清风一般卷走我们的急躁和不安。当我们失误时,帮助我们尽快得走出自责的情绪中,在比赛结束后,也会从根本上发现问题,认真总结并及时改正,她能准确的说出每位队友身上的不足以及在场上出现的问题。

石晶老师在生活中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教授我们做人的道理,永不停息的奋斗精神,以及永无止境的追求、超越和永不轻言放弃的精神。在我们受伤时,她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料;在我们迷茫动摇时,她耐心鼓励和肯定着我们,在我们脆弱无助时,她是我们永远可以依靠的港湾。

                     ——学生郭晓妮、徐悦悦、曹博怡

 

扫一扫分享本页

 

 
推荐图文
推荐校园体育文化
点击排行